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认识客观规律 鼓足革命干劲
艾思奇发表于 1959-01-31 00:00
的人们,他们的成就,就是由于摸索到了新的客观规律知识,为工作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是建立在稳固的客观物质基础上的,因此也是有充分科学的根据的。
再说一遍,反对右倾保守主义,坚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方针,坚持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在必要时打破常规的方针,并不等于不需要认识客观规律,不需要重视物质条件的作用。问题在于如何对待客观规律,如何对待物质条件。右倾机会主义者,形而上学、机械论者用消极静观的态度来看待客观规律,夸大物质条件的困难,用各种关于常规的清谈来束缚人的思想,限制人的行动,阻止人们的前进,并为他们自己的退缩不前寻找搪塞的借口。战斗的、革命的辩证唯物论者,则强调要善于利用客观规律,并且不断地钻研新的规律知识,把它们当作战斗武器,利用它们来创设各种必要条件,以利于不断地提高生产,推进工作,改造世界,提高人民的福利。
把正确地认识客观规律和高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这是贯串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号召我们树立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格的时候,就曾经指出,我们的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格必须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基础之上的。1958年各方面工作之所以能够获得许多重大的成就,其原因之一,不能不说就是由于党在全国工作的领导上坚持了这个辩证唯物论的原则,既充分地发挥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和冲天干劲,又使群众的这种主观能动性同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正确地结合起来。
我们强调把上述两方面正确地结合起来,这就是说,无论那一方面都是不可偏废的。既然客观规律的认识和一定的物质条件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所以我们做任何工作,决不能离开前者,而单纯强调后者;离开了前者,后者就没有依据,而人的努力必然落空。因此,在“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我们的各级领导工作人员必须善于区别事物的真象和假象,区别有根据的要求和没有根据的要求,对于情况的判断必须力求接近客观实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确实可靠的基础上制定和实现我们的计划”。但也应该理解到,党中央指示我们对事情的判断要力求接近实际,这丝毫也不意味着限制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削弱人民的冲天干劲,使我们在战斗面前踌躇不进;而正是为着指导全国人民更强有力地来实现“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正是要我们在实事求是的坚定基础上面把人民的冲天干劲更强有力地发挥出来。我们要求对于客观规律和物质条件有正确的认识,并不是说要减少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在必要时打破常规的勇气,而恰恰相反,这正是要求我们的思想经常保持科学的正确性,便于更有把握地去钻研新的真理,更有充分的根据去破除各种迷信,更有信心地去打破应该打破的常规,更有勇气去进行新的发明创造完成更加艰巨的任务。
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向我们提出了1959年的更加宏伟的跃进指标。我们应当进一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同时,更进一步地去注意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以便在一切工作中更善于领导人民群众发挥他们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圆满地实现这些巨大的计划指标,从而更雄健地向着具有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新中国的目标跃进!
上一页  (2/2)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