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北京市教育工作空前发展 吴晗代表的发言
发表于 1959-04-30 00:00
动,和给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师生参加劳动经常化了,固定化了,劳动成为学校的正式课程,使学生既能劳动好,又能学习好。
从去年十二月到现在,首都四个城区九十二所中学已经有八十八校和一百零五个工厂挂了钩。在学校设立了一百六十三个车间。其中有机电车间八十八个,化工车间二十五个,其他工种车间五十个。许多工厂的党委书记和厂长到学校安排和指导建立车间的工作,尽量设法把车间安排得适合于结合教学。并且派出六百多工人到学校指导和参加生产。这样,学校的学生不但进学习书本知识的课堂,又进了学习生产知识和技术的课堂了;学生不但有传授书本知识的老师,又有传授生产知识的老师了。学生不只是学校里的学生,也同时是工人,是农民的学生了。学生参加了劳动人民的行列,体会到劳动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工人阶级的组织性、纪律性和爱护公物、爱护集体的品质在逐渐形成了。学生的思想感情起了变化,过去怕脏怕累,厌恶油泥,现在改变看法了。有一个学生写了一首诗:“过去光嫌机油脏,今日闻着机油香,机油沾在我身上,好像戴上花一样。”不少学校的学生不仅在思想上有很大的转变,而且学到和学会了一些生产知识,不只会用脑子,也会用手了。从劳动实践中,加深和巩固了课堂所学得的知识,学习的质量提高了。在安排得好的学校里,学生得到了读书、劳动、思想的三丰收。
也有些学校场地很小,有些学校邻近工厂,就继续组织学生到工厂劳动。城区学生除了参加工业劳动以外,还要适当地参加农业生产。农村学校的学生主要是组织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并且根据农村的需要和原料的情况,组织一些工业生产劳动。同时,不论城郊区的学生,也还参加一些校外的公益劳动和社会服务性的劳动。
教学相长,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
许多教师也和学生一起参加劳动,不但思想、感情有了显著的改变,和学生的关系也改变了,集体的劳动打破了师生间的隔阂,切磋琢磨,教学相长,教师通过劳动的实践,书好教了,也教得好了。在教学中教师更好地发挥了主导的作用。教师的心情舒畅了,真正懂得了又当学生又当老师的乐趣。其中也有一部分教师过去曾对党的教育方针有怀疑,经过这一年的实践,认识到只要安排得好,学习和劳动是可以互相促进的,愿意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成为促进派了。广大教师队伍正在开始起着质的变化。
同时,工厂在学校建立车间,把城区十多万中学生的生产劳动纳入国家的生产计划,成为工业生产中的一支补充力量,支援了工业的大跃进。例如有一个中学在去年第四季度生产了三千九百一十九台电阻起动器和一千七百九十五台安全变压器,价值八十九万元,有力地支援了工厂的跃进计划,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也应该指出,我们的工作还仅仅是开始了新的一章,摸索了一套办法,但是,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解决。首先是随着城市的改建和现代化工厂的发展,厂、校的结合和学校的生产项目都要从全市一盘棋出发考虑安排。其次已经建立协作的厂、校,要随时总结经验,作到巩固和提高。第三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目前有少数学生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认为只要劳动好就行了。书本知识学得好不好没有关系,因而必须要教育他们正确地认识学习和劳动的关系,必须坚持努力学好文化,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今后我们的任务是在去年大跃进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整顿、巩固和提高的工作。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信,北京的教育工作,将会和全市全国其他工作一样,取得更大的成绩,更好地为工人阶级的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上一页  (2/2)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