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努力反映农村生活中的新事物——谈李准短篇小说的几个特点
姚文元发表于 1960-11-30 00:00
底解放出来的妇女的新的性格,而且还因为她身上那种敢想、敢说、敢干、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的革命精神,她在党的领导下政治上的飞速成长,她坚持原则的严肃的无私的态度,她对于爱人亲密而又是同志式的关怀,都表现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凝结着革命人民建设新生活的美好理想。李双双性格发展的每一个步骤,无论是参加劳动或办好食堂,都同整个人民公社的发展和巩固紧紧地联系着,因而使我们信服地感到:她的一举一动都表现着革命朝气,正是人民公社化之后进一步解放了的生产力在艺术上的表现,从李双双身上可以看出人民公社巨大的优越性。李双双说:“如今是党领导,咱只要立得正,有理走遍天下,还有什么怕。”这种敢于斗争、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气魄,正是任何困难也吓不倒、拦不住、而大步前进的中国人民意志昂扬的精神状态。《耕云记》中的萧淑英,集中地反映了掌握科学知识的新型农民的革命性格,突出地表现了人民公社在战胜自然灾害中的巨大力量。在党领导下的人民公社中,萧淑英有她成长的必然性:人民公社需要有独立地观察气候、预测风雨的新人,人民公社中就一定会成长出这样的新人。萧淑英说:“说实在的,这些成绩全是党的,要不是党,我们怎么知道土洋结合,怎么知道群众路线?”年纪这样轻的小姑娘之所以能够掌握太空中的风云变化,不只是一个科学知识问题,而首先是因为党的路线的正确,这正是这个小姑娘的形象显得比天空中的风雨更强有力的一个根本原因。掌握了自然规律的气象员萧淑英,站在玉山顶上,在闪电轰雷之中,看白茫茫的云海照着她的预测在脚下向东滚去,暴雨始终没有落到她们公社的土地上。在这一刹间,我们多么强烈地感觉到这个小姑娘比漫天呼啸的暴风雨更为有力。大批掌握科学知识的农民正在农村中涌现,千千万万的工农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正在向劳动者知识化的道路迈进。萧淑英正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理想的和现实的英雄形象。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描写个别先进人物,只有表现出他们是站在时代最前列,从时代变革中产生,而又是推动时代进一步向前发展的新生力量的代表,才能够显示出他们的生命力,才能够使艺术形象有更强的典型性。如果作家没有革命的理想,没有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就不可能看见新事物为什么有强大的生命力。
李准同志对于新人物、新事物的描写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真实地从实际斗争中来表现出新事物、新人物的成长,从斗争中刻划人物的坚强性格,在斗争中赋予人物性格以鲜明的时代特色。新事物、新人物正是在同资本主义势力、保守、落后的习惯势力、同工作上的困难作斗争中而射出灿烂的光辉,显示出英雄人物崇高的精神世界。李双双充满了革命活力的性格,是在不断斗争中被鲜明地刻划出来的,开始是同她爱人小私有者习气的斗争,第二次是同富裕中农孙有和满脑袋自私思想的金樵的斗争,没有这些斗争,很难使李双双这个形象这样光采,像现在这样富有时代特点。萧淑英对党、对人民事业负责的英雄性格,是在她同气象预测中的困难作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她的革命的坚定性,也是在她不为富裕中农和少数落后群众的嘲笑、怀疑所动摇中表现出来的。如果萧淑英掌握气象规律十分容易,萧淑英也就不是现在的萧淑英了。二
综观李准同志的小说,有一条总的发展线索贯穿着,这就是反映农村中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在他的创作中,反映了农村阶级斗争的尖锐性和复杂性。李准同志不少作品中都准确地抓住了这一时期农村阶级斗争的动向,有力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势力的破坏活动,批判了农民中某些受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人,给读者以正面的阶级教育。李准同志为我们画出的农村图画,是在斗争中步步前进的图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的创作“都是沿着这么一条线来叙述故事和人物——那就是崭新的社会主义思想和腐朽的资本主义思想的斗争。”(《车轮的辙印》后记)
李准同志作品中反映农村两条道路的斗争,大致分作两种类型。一种类型的批判锋芒是直接指向富农和某些坚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富裕中农的。作者善于彻底揭露资本主义势力的破坏手段,从斗争中表现战胜资本主义势力对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重大意义。在李准同志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阶级斗争在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特点。《冰化雪消》揭露在合作化运动开始发展起来的时候,隐蔽的富农刘二兴用组织假合作社的方法来破坏合作化,腐蚀和欺骗了有严重资本主义思想的党员魏虎头,阴险地企图在合作社的外衣下来恢复剥削。《“三眼铳”掉口记》揭露了仇视统购统销的富裕中农裴四倍,挑拨了一个心直口快而思想有些糊涂的老贫农裴西河,替他“放炮”反对统购统销。而《李双双小传》中,李双双同富裕中农孙有的尖锐斗争,却集中到食堂问题上去了,因为办食堂是人民公社化之后一个极大的转变,是搞好集体生活的根本关键,因而坚持办好食堂就成了阶级斗争的焦点。在这些故事中,作者一方面歌颂了、描写了坚决同资本主义势力斗争的先进人物,一方面批判了立场动摇或思想模糊的
下一页上一页  (2/5)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