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呕心沥血艰苦奋斗的三十八年——怀念罗玉川同志
雍文涛 唐子奇 张昭 梁昌武 杨珏发表于 1990-09-30 00:00
林区的发展方针。从南方集体林区和国营林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了实现“三化”,即基地化、林场化和丰产化的规划、措施。为林业的发展找到了行之有效的途径。
为适应3年调整后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的新局面,为满足经济发展对木材的需求,林业部会同铁道部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开发大兴安岭林区的报告,1964年2月10日,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这个报告,决定开发大兴安岭北段拥有84000平方公里的一片处女林地。批准成立开发大兴安岭林区会战指挥部,采取当年开发大庆油田的方式,来开发我国面积最大、蓄积最多的这片原始林。由铁道兵副司令员郭维诚任指挥、罗玉川同志任党委书记兼政委,张世军同志任副指挥。
当时的大兴安岭林区自然条件很差,人烟稀少,极其艰苦。中央要求:这次既然下决心进去,就一定要站住脚,一定要取得全胜。罗玉川同志抱定“老死兴安岭,马革裹尸还”的决心,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发建设大兴安岭林区的方针,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顾天寒地冻,风餐露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甘共苦,始终战斗在开发建设的第一线。他坚持思想政治工作领先的原则,模范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充分调动铁道兵官兵、林业职工和当地群众的积极性,为把大兴安岭建成我国最大的林业生产基地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罗玉川同志在主持大兴安岭林区开发指挥部工作期间,指挥部党委一开始就做了规定:“各级干部实行‘五同’、‘五带头’。‘五同’就是与群众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和在一起学习、一起商量事情;‘五带头’是干部带头学习‘毛著’、带头艰苦奋斗、带头克服困难、带头勤俭节约、带头遵守制度。”玉川同志身体力行,与职工同吃在一个食堂,同吃一个灶的饭菜,自己到食堂排队买饭,从来不搞任何特殊化。这种密切联系群众,身先士卒的艰苦奋斗作风,正是罗玉川同志留给新中国林业事业的好传统;是与大兴安岭不老青山并存的、足以传之后世的宝贵精神财富。
十年动乱期间,玉川同志横遭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蒙受了极大的冤屈。在下放干校劳动期间,身处逆境,但始终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刻苦学习,积极劳动,不怕脏不怕累,深得群众的好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玉川同志任林业部部长,党组书记,重新主持林业部的工作。他坚决拥护、认真贯彻党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1978年10月,在昌平召开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系统总结我国建国以来林业建设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组织拟订了加快我国林业建设的方针、政策、规划和措施。为了加强法制,以法治林,主持草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森林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正式发布执行,并确定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为改变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自然面貌,恢复生态平衡,促进农牧业生产的发展,经党组讨论研究,他主持制订了“三北”防护林建设规划,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三北防护林局,开始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为加快林业建设,研究确定了发动群众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的方针、措施,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发布了《关于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指示》。从此,我国林业建设开始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罗玉川同志在林业部工作的38年,是为我国林业建设呕心沥血、艰苦奋斗的38年。他高风亮节,一向坚持原则,顾全大局,作风正派,光明磊落,严以律己,宽厚待人;一贯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在他的倡导和影响下,林业部形成了艰苦创业、勤俭办事的好作风;他实事求是,作风民主,团结同志,尊重和信任党外民主人士;他平易近人,平等待人,关心群众疾苦,深受林业战线广大职工的爱戴和崇敬。新中国林业事业的发展,几乎都饱含着他的奉献。他的光辉业绩和务实精神,将激励着后人加倍努力,把中国林业的事情办得更好。
上一页  (2/2)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