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松树的风格长存——深切怀念逝世20周年的陶铸同志
王任重 金明 雍文涛 于明涛发表于 1989-11-30 00:00
。”
这期间,我们常听到陶铸同志这样严肃的痛切的自我批评:“造成三年自然灾害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出了问题,不严肃认真检查领导工作中的缺点,不从主观上找原因,一味推客观,这绝不是共产党人的战斗风格。”陶铸想到自己脑子发过“热”,向农民发出过“三顿干饭不要钱”的号召,他带头在党内外三番五次地进行公开的自我批评。他在潮安县群众大会上说:“我到这里来是向全县人民做检讨的。我搞‘反瞒产’,使群众饿了肚子,干部受了委屈。今后再也不能搞浮夸,要靠实事求是过日子。”想到庐山会议后“反右倾”运动,整错了党内同志,损害了党内的民主生活,又在广东省三级干部大会上郑重地自我批评说:“三年来,我和省委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缺点,现在再一次向同志们做检讨!”

陶铸是用整个心去体察群众疾苦的。1959年秋广东发洪水,陶铸感冒,高烧到40度,冒着瓢泼大雨,日夜坚持在北江大堤上指挥抗洪。1961年和1962年中南局所在的广州市蔬菜供应困难,陶铸指示广州市委要变成“广州菜委”,市委书记要做“菜委书记”。于明涛同志那时是中南局财委主任,陶铸跟于明涛说,你这个财委现在就变成“菜委”罢。陶铸管群众的衣、食、住、行,管得细、管得切实,这些困难很快缓解了。人说陶铸对人民是一团火,这话符合实际。
陶铸对群众这般关怀备至,对自己要求则十分严格,生活简朴,廉洁奉公。除了外交场合,他从不曾拿公款请过客。他外出视察工作,早就“约法三章”:不准迎送、不准送礼、不准宴请。他到基层蹲点调查,拿出自备的辣椒、腐乳,捧着大碗饭就吃了。广州供应最困难时,他与广州市民一样,只吃一份定量粮,坚持不吃肉。1963年春节,外贸部门做了一批时样点心,出口香港换外汇。外贸部门给中南局领导同志各送来一箱,名为“品尝”。陶铸严肃地批评说:“请你马上把东西收回去,谁也不许不花钱品尝。要品尝,自己花钱买,以后,不许这样干!”并随即吩咐他的秘书,问问中南局的书记们、常委们,是否也收到了这个礼品,收到了的,一律退回。
陶铸在广州,为珠江两岸的3万多“水上人家”建起了陆地住宅。可他自己从1951年调到广州工作后,却一直住在广州一所陈旧的房子里。机关多次请他换房,他说:“生产上不去,住那么好的房子,吃那么好的饭,心里不过意,群众也不答应。”1965年这房子因地震影响,屋梁倾斜,用木料顶住的房梁出现险情,陶铸才同意对这所旧房维修。维修费超过了预算,陶铸就将他多年的全部积蓄1.5万元,上交机关。陶铸没制定过办公楼的修缮计划。他主持广东和中南局工作十五年中,有同志建议中南局在从化温泉建一幢楼,以便领导同志来此开会用。陶铸坚决拒绝,并宣布:此地中南局的同志应该少来,盖楼更不允许。在陶铸同志的以身作则的影响下,广东省委在陶铸离开广州前,一直未盖一座大礼堂。这些对当时同志们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起了极好的示范作用。

陶铸同志为共产主义奋斗了一生。从1926年在黄埔军校入党,参加著名的南昌起义、广州起义,无论是在白区的地下艰苦斗争,还是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坐监狱,战沙场,从来坚韧不拔,英勇不屈。尤其在“文革”这场特殊的斗争战场上,更是铁骨铮铮,表现出一个共产主义者无私无畏的崇高情操。
陶铸调中央,是邓小平同志提名,毛主席同意的。在“文革”初期那种险恶的形势下,陶铸深深了解自己来京后处境的艰难,但他顾全大局,一到北京,就遵照周总理的指示,出面保护一大批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和一些省市委负责人,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日夜协助周总理竭力限制、减少“文革”给党给国家给人民带来的冲击和损失。这特别表现在他协助周总理保护国家的生产不受破坏这一点上。为此,他和林彪、“四人帮”面对面展开了三次冲击生产和反冲击生产的尖锐斗争。
遵照周恩来和邓小平的意见,陶铸直接参与主持制定了《关于工业交通企业和基本建设单位如何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的通知》,以及随后制定的《补充通知》,要求:各级党委要大抓生产,“文革”不要在全国所有厂矿一哄而起,就是开展“文革”的单位,也要组织班子专职抓生产、抓业务。
这两个文件的下达,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文革”初期林彪、“四人帮”煽动红卫兵对城乡生产战线上冲击带来的破坏,减少了工农业生产的损失。
由于林彪、“四人帮”的竭力煽动,红卫兵又纷纷冲出校门,全国生产建设出现了新的混乱。为了防止农村混乱的蔓延,陶铸按照周总理的指示,亲自为《人民日报》撰写《抓革命、捉生产》的社论。社论号召“一定不要误农时,集中全力,抓好今年的秋收。”社论提出:“学校的红卫兵和革命学生,不要到那些地方去干预他们的工作部署。”社论发表后,陶铸又根据中央办公会议的精神和毛主席、周总理的指示,亲自主持写出了《农村五条》和《工厂六条》。这两个文件针对当时在农村和工交战线出现的严重混乱情况,提出农村县以下暂时不搞文化大革命,集中力量搞好秋收秋种,确保生产建设正常进行。
陶铸
下一页上一页  (3/4)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