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吉化人
李玲修发表于 1989-12-31 00:00
冷讽热嘲……反正在许多人眼里,吉化人的那种傻劲早已贬值了。
不过,在吉化公司,这种傻劲却是升值的。那是1985年春寒料峭的时节,公司展开了一场王凤山事迹的大讨论:污水处理厂共青团员、汽车司机王凤山从冰水里救出三名儿童。事后他回到家里没说,到了厂里也没提。第二天孩子家长来送感谢镜,这才传开来。
污水处理厂写了篇豆腐块大的表扬稿,来找党委副书记李奇生审阅,希望能在《吉化报》上登一下。
这本来是件极普通的事情。说它普通,是因为冰水救儿童的英雄行为从罗盛教就开始了。说它不普通,是因为它发生在80年代。对这件事反应是那样不同。有人说该表扬,有人说是“点高”,一级工资长定了,有人说资本主义社会也救儿童,不过是人道主义,也有人说王凤山傻,穿棉衣下水,一下子上不来,扔下老婆孩子怎么办?
李奇生以他特有的政治敏感意识到这是一个进行思想教育的好契机。他喜欢写诗,富有想象力。也讨厌工作平庸一般化。他没有签发表扬稿,也没有在大会上统一口径,而是在老书记冯锡瑞的支持下,组织了个党政工青联合调查组到王凤山呆过的学校、下乡点和基层单位进行了半月的调查。
矛盾点出来了。王凤山的确是个有理想、守纪律、干实事的好青年,但入厂五年没评过先进。一方面是他有过过失,但主要是由于他的穿着入时、兴趣广泛引起一些人的成见和反感。可王凤山对此并不在意,仍然乐呵呵地傻干,如同他救了儿童也并不声张一样。
王凤山身上集中了当代青年工人的特点。因此如何认识王凤山,是包括政治思想工作者在内如何认识当代青年本质的大问题,因为青年是吉化的未来,是组成第一线生产主力军的重要成员。
于是党委发动了一场王凤山事迹大讨论,连中学生也都参加了。七嘴八舌,各抒己见。王凤山的形象进入了每个家庭和每个班组。经过辩论和摆事实,不仅中老年的观念得到更新,青少年的观念也得到矫正。不仅工人的境界得到升华,干部的思路也为之洞开。代沟在新认识中弥合,讲理想讲实干的傻细胞在吉化得到认同和组织培养。一个典型引起十万人思索,从而打开了生机勃勃富有独创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连续五年赢得了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的称号……1989年吉化党委被吉林省委命名为模范党委,被中组部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从此在吉化,爱傻,敬傻,当傻,蔚然成风。
“知道吗?李福傻透腔了,拣个‘爹’,把个老病包子、棺材瓤子弄到自己家去了。你说他们俩口子图个啥?图他干活?没力气。图他有钱?政府那几个救济金还不够雇保姆呢!”
“唉,不过是一时感情冲动,三五日还行,日子长了就有难唱曲了!”
这个傻李福是化建公司的一名工人,他的邻居,73岁的廉增山老人一辈子没成家,如今无亲无故,无依无靠,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生病时无人照顾,过节时自斟自饮,酒也成了苦水,老人还几次动过轻生的念头……
李福和妻子李秀珍一商量,把老人高高兴兴地接到了自己家的热炕头上。
老人在李福家度过了11个春秋,1989年1月才病故。临终前这位84岁的老人拉着李福的手说:“亏你们像对待自己的老爹一样待我,我才有福活到今天啊……”
的确,不说一日三餐四季冷暖添不少麻烦,最难忘的是老人得过的四场大病,若不是李福两口子用车推着上医院,楼上楼下背着老人检查,病榻前精心护理,不仅给老人买可口的东西,还接老人回家过节团聚……老人恐怕早就去见上帝了。
老人咽气前说的最后两句话是:“还是党的领导好,社会主义好,才有你们这样的好孩子……”
是的,对社会主义的感情不是架空的,对党的感情也不是生而有之的。如果一个人的小环境使他产生仇视心理,而这种仇视心理不能及时得到疏通,那么他可能升级到对社会不满。如果一个党员干部不满腔热情为群众排忧解难,那就会直接损伤了群众对党的感情。
对这一点,李奇生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对话是感情管道的“保温材料”,是干群关系易燃易爆点的安全阀。他每天下班回来,一天的运转已使他很疲劳,但是总会有人来找他谈工作谈问题。有人一谈一两个小时,有时一晚上谈五六个人。李奇生不累吗?当然很累。他妻子不心疼吗?当然心疼。作为手下有31个二级党委,1200个党支部的书记,他完全可以把球往下踢。但他对来访的干部工人,从不冷漠,也不敷衍,更不让妻子女儿在门口“挡驾”。
这也许和李奇生的经历有关。他从吉林化工学院毕业后在车间当了8年技术员,尝过唯成份论的苦果,体会过长期两地分居的滋味。他在逆境时遇到过冷漠与歧视,也得到过温暖与尊重,特别是工人的理解与支持使他懂得感情和思想的力量。如今他当了党委书记,总是设身处地的体谅下情。
一天一位50多岁老工人兴冲冲来到李奇生家:“奇生啊,这回我也要入党了。不过这表我填不好,你帮我填填吧!”
“行,我两天之内帮你填好,你来取吧。”
老工人走后,女儿惊诧了:“爸,这不是把你当秘书了吗?你一天工作够忙的了,入党志愿书谁还不能填,非来找你?”
回帖(0):

全部回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