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改进小学语文教材
发表于 1957-04-30 00:00
少外国的故事,同时也有不少翻译的语言。那些一长串的外国孩子的名字,学生念也念不清,还谈什么了解课文中人物的性格,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中国有许多好孩子的故事,为什么不可以多选一点呢?还有,这些长课文也选的很不全面,应用文就很少。
我建议:第一,出版统一的参考教材。教师要掌握课文的意义才能教学生。有时候,教师为了弄清课文的意义,要费许多时间东去找参考教材,西去找参考教材。有时还很难找到,即使找到了也不一定合适。如五年级的“两面红旗”这一课,究竟说的是“生产要紧”,还是“红旗要紧”,也不知道它的基本思想到底应该是什么。这就很需要有统一的参考教材加以肯定的分析。第二,五、六年级的课本每课没有顺序数一、二、三……,这对教学很不方便。我就想不出加上顺序数有什么坏处,为什么一定要把它去掉。把目录摆在全部课文的后面,对教学也很不方便。第三,语法和语文应该融合在一起,尽可以在一个单元教完以后接着讲有关的语法,这样可以既使学生学了语法,又同时复习了课文。语法的练习也可以用同一单元的内容。语法本是为了使学生掌握语文的,硬要把它们分成两回事,事实证明对学生好处不大,只是使学生感到两者都很神秘似的。第四,应该考虑整套课本课文的系统性。要让学生掌握那几方面的知识,共计多少字、词,如何循序渐进地安排,浅的如何同深的衔接等,都应该考虑到。异体字也有问题,有的在这一课这样写,在另一课却又那样写,学生要问,教师没法回答,希望统一起来。第五,课文应该适应学生的年龄等特点。如课本中“这是我的妻子”、“嫁给我吧”等等语句,特别是谈成年男女间的一些事情的,给十二、三岁以下的孩子们学习,是否合适,很值得考虑。课本中选用的童话,也应该严肃,不然会起坏作用。
课本分量太重,规定太死,教师没有时间注意同音异义字辞的讲解。课本的印刷字体要统一用正楷。
郑光蕙
我的感觉是,以前教语文有工夫注意到同音异义字辞的讲解,现在注意不到了,原因是现在的课本分量太重,规定太死,所以只能赶着教。教师感到紧,学生也紧。孩子们紧得那可怜样,看了真叫人难过。尤其是二部制的下午班,天一热,更紧得使孩子们受不了。孩子们一紧就休息不好,休息不好就更容易紧,学习效果更不好。
像现在这样“文艺性”很强的课文,每一单元该复习什么,课本里应该列个提要,以便教师掌握。如二年级的“三只熊”一课,不知教给学生的是什么?这个故事在幼儿园也讲的,据说是为了使孩子们受到“大、中、小”观念的教育。那么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是为了什么呢?我就感到不好掌握。再如“斑鸠给歌唱的黄莺伴奏”这样的描写,又是告诉孩子们什么呢?斑鸠的外形、生活习性等,孩子们并不熟悉,而且教孩子们如何理解“伴奏”呢?恐怕许多教师也讲不清楚。同一课本,前一课中说的“黄莺”,到了“黄鹂和山雀”一课,又说“黄鹂”其实就是“黄莺”。这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辞汇呢?还是为了什么?
语文课本中常识性的内容也太多。特别是三、四年级的太多。有许多常识却又是地方性的,南方的一些东西,北方人没见过就很难懂得。如四年级“人和水的斗争”一课里,有“水碓”一辞,我们就没法理解,虽然找到了参考书,讲的时候给学生画了图,学生仍然不懂。
课本的印刷字体应该统一用正楷。现在有的用仿宋体,有的用非楷体的其他写法,孩子们学习起来就感到很复杂,同一个字为什么一会要多一点,一会又少一笔,问教师,教师也回答不上来。
教材中可以供给学生练习作文时参考的范文太少。现在教材似乎是为了培养孩子们成为“小教条”,实际的效果也正是这样。可以看到,不论“口述”、“笔述”,学生们练习写的都不是自己所熟悉的辞汇和生活,而是课本里学到的教条主义气味的辞汇和大人的生活。
孩子们读了许多“文艺性”强的课文,可是能够使孩子们受到品德教育的地方实在太少。实际上,现在孩子们的品德教育是很值得注意的。
孩子们作文不好的原因在哪里呢?主要是语文教材偏重于文学,忽略了基本知识教育。
吴枝瑞
教育部门对教师的要求过高。有不少教材脱离孩子们的现实生活。如“两面红旗”一课,它是描写在工厂里发生的故事。不仅孩子没有工厂的生产知识,而且连教师也是没有工厂生产知识的,再加课文太深太长,孩子们理解不了。但是教育部门在东单区公开教学的评议会上,又要求教师在讲授这一课时,要种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种籽,这是有困难的。参考资料上也没有好办法,教师又不敢随便乱说,这真是难于上青天。
现在,孩子们的朗读真好。可是孩子们的作文不好,句子不通,把前后毫无联系的辞句拼放在一起,也不能说明问题,错别字连篇,而东单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孩子们的作文每篇都得在二百字以上。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语文教材偏重于文学,而忽略了基本知识教育的结果。我们不反对给孩子们以文学修养,但不能把它当作中心。
方言土语太多,给教学造成不少困难。希望今后再编写教材时,把课
下一页上一页  (4/5)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