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新年音乐会究竟如何
刘治平发表于 1996-03-31 00:00
第4版(副刊)
专栏:观察家
  新年音乐会究竟如何
刘治平
元旦前后,北京音乐厅夜夜灯火辉煌,还出现了天天有音乐会的盛况,而且多冠以“新年音乐会”之称,直至1月28日才落下帷幕。然而舆论对此却褒贬不一,广大观众有理由要个说法——
1月的北京进入了一年中最冷的季节。然而,与寒冷气候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京城人对高雅音乐的热情以及回荡在北京音乐厅里如潮的乐音。
去年底,在京的几个专业音乐院团冠以新年音乐会名称的演出进行了一轮后,观众仍情绪亢奋,要求加演的呼声不断,使演出者欲罢不忍。新年钟声响过之后,北京音乐厅在已经安排了20场音乐会情况下,又隆重推出了新年系列音乐会,出现了北京音乐厅1月份天天有演出的盛况,尤其是加演的7场新年音乐会,几乎场场爆满。1月28日,新年音乐会系列终于落下帷幕。
这一前所未有的场面,引起新闻媒介的普遍关注。有的盛赞这一现象,对演出团体及其演奏水平给予了较好的评价,认为以往只有在通俗音乐演出时才会看到的火热现象出现在高雅音乐舞台,预示着中国音乐将迎来繁花似锦的春天。但也有与此截然相反的声音,认为新年音乐会是“一拥而上,演出曲目缺乏新意,粗制滥造”;“没有一场演出能接近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水平的一半,甚至1/3”;1月份的30台音乐会“如流水落花”,认为那是“二三流的音乐会”、“尴尬的新年音乐会”等等。
竞争促繁荣
就这些褒贬不一的评价,笔者采访了中央歌剧院,其中以演出负责人康健的说法最具代表性。他认为,今年中央歌剧院的演出仍然保持了同名音乐会中最好的上座率。自从该院1992年受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启示,在北京首次推出中国的新年音乐会,至今已连续5年,年年大获成功,今年“一拥而上”的结果直接受冲击的就是中央歌剧院。尽管如此,康健认为“从前几年高雅音乐没人演没人看,到今年的音乐院团争着演,观众赶着看,这是件好事,有利于高雅音乐的推广,只有竞争才会繁荣。”康健说:“有些批评意见是中肯的。作为音乐人,我们要强调精品意识,在竞争中提高我们新年音乐会的演出水平。虽然,我们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演出的水平相比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种差距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经济拮据就是中央歌剧院面临的最大困难,乐队演出用的提琴只能达到国外音乐学院学生用的档次。如果使中国的高雅音乐达到维也纳乐队的水平,不使有12亿人的中国感到‘尴尬’,需要新闻界的舆论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他说:“维也纳乐团有千首排练过的曲目垫底,每年只从中选出几首,新年音乐会演出的都是精品。中国的新年音乐会刚刚起步,希望同胞像对待自己的婴儿一样,欢迎它的诞生,爱护扶植。”
好事不苛求
笔者在音乐会现场看到,相当多的人带着孩子前来欣赏。长辈对孩子的关心可见一斑,可谓望子成龙。艺术家们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谢幕再三。现场观众更表现了良好的素养,大家屏声静气地聆听着,除了乐声、掌声,没有杂音。中央广播交响乐团的那场演出,有一次刚刚结束一支曲子,坐在头排的一名观众大声说了句什么,乐队指挥立刻退出舞台。训练有素的音乐厅工作人员非常礼貌地请出那位观者后,全场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指挥重新登台,没有骚动,没有起哄,演出顺利进行下去。应该说,北京的新年音乐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成功,说明中国高雅音乐已经有了令人欣喜的发展。“一拥而上”的局面是引入市场机制的成果,一个月就推出了30台音乐会是文艺为社会服务的大丰收。一种文化走势不可能脱离市场需求,新年音乐会火爆现象完全是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而且各音乐会可以在竞争中相互比较,优胜劣汰,提高水平,直至最后保存一台或者几台最高水准的演出,长年延续下去。由于这几年经济的增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提高,人们对提高生存质量的要求愈来愈强烈,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这是高雅艺术发展的基础。有关人士预计,1996年将是中国高雅音乐走向民间,全面进入市场的一年。
平心而论,拿我们的演出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做简单的比较并不是公平的。说由此而产生了“尴尬”,更是没有必要,那是过于苛求了。众所周知,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由技艺精湛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在音响效果闻名世界的奥地利音乐协会大音乐厅里举办的施特劳斯专场音乐会。它始于1939年,到现在已达半个世纪之久,观众持久不衰。它的演奏具有独特的美感,表现了浓郁的古典风味。每年,包括中国中央电视台在内的世界各国30多家电视台和100多家电台都专程前往进行实况转播。这种魅力,别人是难以达到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珍惜自己的起步,经过持久的艰苦努力,在我们这样一个音乐人才济济的大国,终将会出现让观众更加满意的、有中国特色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音乐会。据悉,北京各专业音乐院团正在重整旗鼓,以待来年,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着!
下一页 (1/2)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