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在基本建设工程中保护地下文物的意义和作用
郑振铎发表于 1954-08-31 00:00
第3版()
专栏:
在基本建设工程中保护地下文物的意义和作用
 郑振铎
随着我国各方面基本建设的发展,不可避免的都要翻动地面,把埋藏在地下的古墓葬、古文化遗址重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中。有的地下埋藏,像安阳小屯的殷代遗址,西安附近的西周时代的丰镐二京,洛阳的周代王城、汉城,西安的汉城都是不能有二的极重要的古代和中古的文化遗址,可以提供出不少历史上重要的宝物资料,而且必须坚决的加以保存、保护,即使在发掘了之后,——需要极精心在意的发掘清理工作——也还需要把这些地区保留下来,像保护意大利的庞贝古城似的保护他们;他们的本身就是重要的古史,就是古代和中古的计划都市的生动的具体的例证。但像这样的地区,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很多。大多数的建厂、动工的地方,都是若干古墓葬所在地,只需要考古工作者们加以发掘清理,取出地下埋藏的历史文物之后,就可以填平了开始施工的。四年多来,在全国各地因为以上的基本建设工程而出土了的历代文物,在数量、质量上都是极为惊人的。随着全国各地的各项基本建设工程的发展,将会有更多和更惊人的发现。
我们参观了于今年五月间开幕的,在北京历史博物馆的午门大殿里所举行的“全国基本建设工程中出土文物展览”。这个展览,包括除了少数地区之外的全国各地在四年多来的在基本建设工程中出土的历代文物。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全国出土文物在十四万件以上。这里陈列出来的,只不过是经过初步选择,认为较精的三千七百六十件。但即就这三千七百六十件的历史文物而论,也已足够使我们感到兴奋,感到惊奇,感到光荣。
在过去,不可能有那末大规模的有计划的发掘、清理工作,更不可能公开给应该享有这些新资料的科学工作者们去充分的研究、应用。但破坏和盗掘的规模却并不很小。我们的发掘与清理工作,证明了过去的破坏文物行为是多末严重,多末彻底,多末范围广大。没有经过盗掘的古墓,在千百座里难得遇到一二。那些盗墓匪,盗掘地下埋藏的历史文物,目的只是为了求财。有利可图的,像铜器、瓷器、珍宝一类的东西就取了出来。有科学研究价值但不大能卖钱的,像铁器、木制品、破碎的陶器等等就任意抛掷或仍听其掩埋地下。盗出了之后,更多半的偷运出国,不能为我们的科学工作者们所见到,至多留下些器物的拓本,照片,以供想像的摩挲之资。极少数的考古工作者们只能在其中拯救十一于千百而已。直到今天,我们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根绝了盗墓匪和盗运出国的行为,才能结合着基本建设工程的进行,有计划的从事于古墓葬、古文化遗址的科学的发掘清理工作,才能把祖国的前天和昨天的灿烂的物质文化的遗物充分的陈列在今天和明天的人民和科学工作者们的面前。
这些出土的古代文物,除了其本身所具有的高度的科学的和艺术的价值之外,将给予我们的科学界和艺术家们以无穷尽的新鲜的研究资料和吸取丰富的养料的泉源。过去所发掘出来的古代文物,除了安阳、龙山和鬪鸡台等少数地方的发掘是有科学纪录之外,绝大多数的发掘由于都是盗匪和古董贩子勾结的破坏活动,不仅没有任何现场的记载,而且,有时故意混淆观听,连出土地点也都弄得模糊,甚至张冠李戴。所以,那些出土物的科学价值如何是很有疑问的。我们在这里所陈列的出土文物,
虽然未必每一件都经过很精密、很妥善的科学的纪录和整理,而且,这些发掘的方法也有大大的提高的必要,但较之过去的那些一笔笔的糊涂帐来,却是可以不必怀疑的引用来作为科学研究的依据的了。可特别举出的是:
(一)人类对于“数字”的计算,向来是发展得不太早的。埃及古文,在文法上,“三”的数字就指的是多数。纸草纸上写的象形文字,书写着一匹马,两匹马,指的就是一匹马,两匹马。如果画着三匹马,那就指的是多数的马了。我国的古代,也以“三”为多数,“九”为极多数。三跪九叩头,就等于是叩无数次的头。清汪中写了一篇“释三九”,曾引了很多的例子。后来,文化进步了,就屈指以计数。因为人的手指是十个,就创造了十进的数字。法国人则更将十个脚指也计算上了,故
“八十”就说是四个“二十”,“九十”就说是四个“二十”,再加一个“十”。英国人以十二两为一磅,自称是最文明的计算法,因为“十二”是可以用二、三、四、六的四个数字除得净的,不像
“十”,只能用二、五的两个数字来除净。但我们在长沙出土的战国时代的天平上用的法码,却是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的。这个发现很重要。(二)讲起我们的科学史来,在这里还可以看到不少辉煌的古代科学的成就。在殷代,我们已有了精美的青铜器。冶金的技术在那时不会是很低的。同时,也有了挂了姜黄色釉的薄的硬陶出现。这是中国磁器的祖先,恐怕也是世界上釉陶的老祖宗。丝织品和麻织品在那时也就有了;那染的颜色到今天还隐约可辨。周代也有釉陶,显然是继承了殷代的传统的。(三)铁的工具,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已经出现了。不久就被很广泛的应用着。我们在热河出土的战国时代(燕国)的铁范(
下一页 (1/4)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