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
专栏:
别尔乌辛在苏共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尼·谢·赫鲁晓夫和尼·亚·布尔加宁两位同志的报告深刻地分析了苏联在过去五年中所经历的道路,并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依据精确地决定了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在共产主义建设的现阶段中的主要任务和前景。
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将要批准的指示的基础上,将草拟发展苏联国民经济的第六个五年计划。这将是我国向共产主义更前进一步的计划。
在实现第六个五年计划之后,我们祖国的面貌将完全改观,它将更加富裕和强大,人民的文化和物质福利将大大提高。我们将在解决基本的经济任务——在生产量按人口平均计算方面赶上并且超过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方面前进一大步。
我们的党将像以往的年代中一样领导劳动人民群众为争取胜利实现第六个五年计划而斗争,我们大家都相信,第六个五年计划不仅将完成,而且将超额完成。
指示草案中规定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70%,消费品的生产增加60%。这是完全合乎规律的,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认为发展轻工业和食品工业是次要的任务。
第六个五年计划在优先发展重工业,不断改进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将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强大增长,保证农业的急遽高涨,并且在这种基础上,将大大提高苏联人民的物质福利和文化水平。
这个清楚的、对苏联人说来是明确的原理,是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和全部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出发的。
弗·伊·列宁在他的著作中深刻而详尽地指出,只有强大的重工业、全国电气化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才能构成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巩固基础。
我们的党始终坚持不渝地遵循着这一学说,一贯坚决地为反对违反列宁主义的精神的观点而斗争,这种观点就是把轻工业同重工业对立起来,硬说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某个阶段,优先发展重工业不再是主要任务,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应当超过重工业的发展速度。
那些同我们敌对的资产阶级报纸和电台力图污蔑第六个五年计划为苏联所规定的崇高任务。
比如,伦敦的“泰晤士报”在谈到第六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点的时候,硬对自己的读者说,在苏联已经把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这件事“置之脑后”了。
在苏联以及在我们的外国朋友中间,未必有人会认真地对待这种论调。
前几个五年计划执行的结果,令人信服地证实了我们党所采取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是正确的,这个方针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长和人民物质福利的不断提高。
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发展是扩大再生产的最重要的条件。列宁指出,“为了扩大生产(在绝对意义上的“积累”),必须要首先生产生产资料,因此,也就必须要扩大制造生产资料的社会生产部门。”(列宁全集第2卷第137页)
没有重工业的优先发展,我们就不会有足够数量的燃料、金属、电力、机器,结果也就不可能有作生产消费品用的必要数量的工农业原料。
因此,要解决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大大提高苏联人民的物质福利和文化水平——首先要依靠发展重工业。
第六个五年计划将是一个在国民经济一切部门采用新技术的基础上,求得空前的技术发展和大大提高一切质量指标的五年计划。没有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发展,就不可能解决这一任务。
在新五年计划中,技术进步取决于机器制造业出产的设备的改进,取决于新的化学材料的生产,取决于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优质钢和抗热合金生产的发展。由此可见,技术进步的任务的解决,除电气化以外,首先有赖于机器制造业、冶金业和化学。
为了保证胜利完成新的五年计划,重工业各部门应该解决哪些主要任务呢?
在第六个五年计划中,工业生产的增长不光是靠新生产能力的投入生产,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得依靠更好地利用现有设备,依靠用生产效能更高的设备代替过时的设备,依靠工艺规程的强化。同时还将实现主要的和辅助的繁重工作的进一步机械化。生产过程机械化的更高阶段——自动化将获得广泛发展。
在冶金、化学、机器制造和其他工业部门中,将广泛采用依靠电流的化学作用和热作用的最完善的电气工艺规程。
将实现铁道运输和农业电气化的巨大计划。
市政需要和居民生活需要的用电量将大大增多。
由于这些,到第六个五年计划结束的时候,电力的消费量将比1955年增加:工业近一倍,农业一点二倍,铁道运输一点三倍。
因此,动力业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以优先的速度建筑电力站。
对电力站和电力网建设的投资,在第六个五年计划中比第五个五年计划增加约90%。电力站的发电能力将增长一点二倍,电力生产增加80%,同时各主要电力系统的后备能力也有所增加,这样一来,国民经济的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也将大大提高。
在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规定要建设大规模的水力发电站和火力发电站。
在前几个五年计划中,发展动力的生产能力的计划没有全部完成。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当时通过了关于在各地区建造机器小、发电能力有限的电力站的不正确的决议。从1938年到1942年,装在各区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