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勤俭办社,发展多种经济——吕鸿宾代表的发言
发表于 1956-06-30 00:00
第10版()
专栏:
勤俭办社,发展多种经济
——吕鸿宾代表的发言
我完全同意李先念副总理、廖鲁言部长、彭真副委员长的报告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
高级社的示范章程通过公布后,会使得全国的广大农民兄弟欢欣鼓舞的,因为这个章程对生产经营、劳动组织、开展多种经济生产以及股份基金等问题,都有了详细明确的规定,如股份基金在初级社时是按土地交纳或土劳同交的办法,可是高级社后土地不分红了,再照过去按土地交股份基金就有很多问题。章程上明文规定股份基金按劳力分摊,我认为这是很合理很正确的。所以这个章程的制定会使合作社今后的发展、进一步提高生产更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拿我个人来说,有了这个章程,工作也好,生产也好,心里就更亮堂更大胆了。
现在我把俺社里执行勤俭办社,发展多种经济的情况,向大会简单汇报汇报。俺那个社也是由小到大。起初只有3户,现在已有1,771户、8,300多口人,经营着2万多亩地的高级社了。几年来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援下,不断增加了生产,发挥了组织起来的优越性,社员收入也显著增加,可是总觉着手头上紧,社里的一些开支,社员个人的日常零化销都有困难,有时不得不去向国家贷款。
自从中央提出勤俭办社,号召我们加强经营管理,开展多种经济生产后,我们社坚决执行了。我简单说一说:对勤俭办社,开始有些人觉得合作化的高潮到来,好像是钱也给潮来了,有的社员就产生了喜新厌旧的思想,旧式农具也不愿意用了,想摆阔气要面子。有些干部也有这种想法,说“咱们社这样出名,起码也得盖上个大礼堂,不然太不好看了”。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规律。可是要知道,家从勤俭起,老农民有句俗话“吃饭穿衣量家当”,光想办好不行,还得看看社里有没有钱?拿得出来拿不出来?向国家贷款吧不行,叫社员投资吧也有限,生产投资不够,老百姓是“有钱不置半年闲”。况且社员手里也都不宽裕,所以根据社委会研究,俺社对非生产性建设一概都没搞,有个参观俺社的人对我说:“没来以前想,爱国农业合作社是老社,有很大成就,我想一定是建设得也很辉煌,可是一看心里就冷淡了,六个会计、一个保管,还有信用社同住着三间屋,平平常常有名无实。但实际看到和听了介绍,才体会到你们是真正执行了中央勤俭办社的方针。”他们的看法和想法也变过来了。我们社还注意了从各方面挖潜力,减少非生产人员的开支。如仅是社员投资废铁(破锅、旧铁与一些不能再用的农具等)一项就有两万多斤,俺社里自己又有铁匠炉就用它做成了铁耙、镐、锄等小农具,利用废物制成成品,这样剩了很多钱。
土肥尿肥也积了8万多车子(每车400斤),少用了化学肥料。再拿社里的干部说,原来预计得用20多个才行,现下非生产干部只有9个,由于加强了生产管理,健全了劳动组织,工作也忙过来了。这样,不但生产成本降低,也使社员得到了好处,大家很满意。我直接的体会到,中央提出“勤俭办社”的方针是极为正确和及时的。
副业生产,我们也按照中央指示,在不影响农业生产和增产的前提下,开展了多种经济的生产。俺社里现下有木丛、铁匠炉、建筑、运输、粉房、油房、养猪养鸡、菜园及石灰、砖瓦窑等十余种副业。每月平均收入纯利润六、七千元,全年预计收入七、八万元,解决了社里的一些开支,减少了向国家借钱,同时也增加了社员的收入,解决了社员日常零用化销的困难。根据我的实际体验,正如廖部长、邓子恢副总理报告中都提到的,不发展多种经济,开展副业生产,光指着粮食、棉花,就是丰收也很难使90%以上社员增加个人收入。确实是这样子,因土地、劳力都有个限度,产量只能达到一定程度的。从我们的经验看,副业生产的好处还多得很,比方俺社从副业生产利润里做了400多个井盘,400多辆车子的修理和其他各种农具的损坏修理费都从副业中解决了。同时社里有了木匠,铁匠,平常使用的农具、车子坏根轴、断个把的也可随时修理好,剩了钱又耽误不了生产。他们还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改进或创造些小型新农具,对农业技术改革也有好处。特别是成立高级社以后,实行按劳取酬,社员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劳动力有些剩余,开展了手工业生产就可以适当安排劳力,还可以解决老弱残疾、鳏寡孤独等无劳动力户的困难。因为高级社土地不分红,是靠劳力挣工分多劳多得,这样他们就没办法,光指望社里照顾也是消极的。我们社就把干不了重活的老年人、残废人等放在粉房或其他副业生产部门里去,干多是多干少是少。如一个叫马芍的社员因早年积下了病不能做重体力劳动,就在粉房里揭粉片、贴粉片,扫扫院子。另有王亭、孙安五都是残废腿不能下坡干活,就根据他俩的特长(一个会写字,一个会烧石灰)叫他们来管理石灰窑的工作,解决了他们的生产和生活问题。他们挣的工分虽不如壮年人多,可是搁不着天长日久就多了。所以从俺社这些具体事,更体会到农业生产必须与副业生产结合,发展多种经济,才能达到使90%以上甚至100%社员增加收入的。另外还体会到这
下一页 (1/3)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