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在视察中受到了最大鼓舞——刘清扬、吴昱恒、马约翰代表的发言
发表于 1956-06-30 00:00
第10版()
专栏:
在视察中受到了最大鼓舞
——刘清扬、吴昱恒、马约翰代表的发言
我们完全同意李先念副总理关于1955年国家决算和1956年国家预算的报告,彭真副委员长关于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以及廖鲁言部长关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的说明。并建议大会通过这两个报告和批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我们的财政预算是完全符合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过渡时期总任务的。尤其每一个钱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了六亿人民的利益幸福而支配。这也只有在共产党毛主席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才能制定出这样的财政预算和决算。为了胜利完成我们的财政预算,必须由工业、农业、手工业者的努力生产,和知识分子向科学大进军,共同一致奋斗努力。
为了更好的实现我们的财政预算,现在我们就这次出外视察所了解的情况发表一点意见。由5月18日至本月初,我们同林仲易政协委员到河北省唐山市、唐山专区昌黎县及天津市等处视察了陡河水库工程、重工业、轻工业、手工业和三个类型的高级农业合作社以及渔业生产合作社,从这些视察的实况来看,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事业获得了伟大的成绩,而且正在继续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中,首先就使我们在观察实践的学习上受到最大的鼓舞。例如唐山市的陡河水库工程,为了保护工业城市和灌溉农田,将近4万名的民工和技术人员共同努力,忘我的劳动,实在令人由衷地感动。工业生产方面如启新水泥公司,从公私合营后,生产量增加了18.6%,商品成本降低了13.02%,利润扩大到135%,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8.11%。今年第一季度按照规定计划,产量完成了105.48%,产值完成了106.33%,劳动生产率完成了103.98%,商品成本降低了16%。其他如唐山钢厂,唐山华新棉纺织厂,天津印染厂、针织厂、仁立毛纺厂等等,都在技术革新、劳动竞赛的条件下,产量逐步提高,成本逐步下降,利润逐步扩大,并争取于1956年内,提前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而农业方面,唐山专区10个县,仅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短短的时间中,合作化高潮的发展,就由原来两万多个初级社合并转成1,146个高级社。并经过短时间的整顿巩固工作,分成第一类社676个,二类社404个,三类社66个。从全专区来讲,入社农户由原来占总农户的46.83%已达到99.83%。而且好的社占绝大多数,经我们了解三个类型社的实际情况的分类完全是正确的。因此90%以上的社员都能增加收入。这说明我们所看到的工业和农业的迅速发展前进,在各级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之下,一般是健康的。然而在发展进程中也不免会带来若干缺点和问题,有些缺点和问题是地方党政负责同志可以解决的,我们已和他们交换了意见,可由他们根据具体情况逐步解决,在这里不必详述。其与中央有关而比较重要的问题,除以书面报由常务委员会审查外,兹提出几个较为突出的向大会汇报如下,并请各有关部门关怀注意:
一,关于财政拨款问题:
我们所接触到的无论地方行政领导或企业部门负责同志,都一致反映,认为过去财政部门对于地方或企业的预算拨款是不及时的。总是先紧后松,又要限期完成预算支出任务,致使工作遇到很多困难。例如季度拨款,常到季度末款才拨出,但无论是购置器材或建设事业的措施,都不是短时期所能办到的,因此往往来不及使用此款,而时间已经过去了,这就必然会影响了生产计划和建设事业的发展,而且不能很好地完成财政预算的任务,使国家遭受损失,这是各级负责掌管财务的部门应该注意的。
二,关于唐山启新水泥公司的问题,分作五个问题来说明:
(1)关于该公司消灭粉尘的问题。
该公司自始是设在唐山市内的,有八座拌灰旋窑,只有三座有了不完善收尘器的设备,因之每日要从烟筒中飞散于唐山市上空的粉尘有105吨之多,损失国家资财,妨害市民健康至为严重(市民夏天不敢穿白衣)。该公司曾向上级反映,上级未予置理,去年冬马约翰代表等视察回京后,报经常务委员会提交主管部门,即重工业部建筑材料工业管理局的注意,而迄今仍未处理。该局并复函说曾派工程师前往检查,已提出四种办法与该公司负责同志交换意见,责成该公司逐步解决。但在这次我们再次视察时,据该公司负责人告诉我们,建筑材料工业管理局根本并未派人前往检查和交换意见。我们认为在中央领导机关这样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是应该注意改进的。
(2)关于水泥生产的增减缺乏准确计划问题。
据该公司反映,1955年上半年中央主管部门给该公司以增产任务,工人群众展开劳动竞赛,生产的劲头很大,直至7月间还在热烈地努力,8月中央忽指示减产,这等于在工人头上浇一瓢冷水,到1955年终大家还以为水泥没有销路,但1956年1月初,中央突然又传来了增产的消息,厂方只好仓促地开动机器,因而没有很好的完成熟料计划,致降低产品质量,并于1955年下半年减产达4万多吨,受了很大损失,工人和干部都有怨言。这说明中央主管部门掌握水泥生产计划,缺乏全面考虑的预见性,使下面生产单位陷于
下一页 (1/3)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