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整掉的和换来的——大连工厂集锦之二
郑重发表于 1958-07-31 00:00
第6版()
专栏:
整掉的和换来的
——大连工厂集锦之二
郑重
大连造船厂的锻工车间,自整风以来,通过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大评比和大跃进,干部思想作风有了大转变,职工群众的政治觉悟有了显著的提高。目前,这个车间的群众情绪异常高涨,心情舒畅,朝气勃勃,干劲十足,技术革新像雨后春笋,生产定额日新月异。
经历了一番思想革命
这个车间的工人过去经常吵架,一个星期总有几次工人在为争着使用工具和大炉而吵架。过去在使用工具的时候,谁都不愿借给别人,下班后就把它锁在自己的
“小仓库”里,有时有人急着用,就得砸开箱子偷用,工人之间常常为这些事吵架。使用大炉也是这样,谁也不准侵占谁的一点地方,有时候谁要多用了一点地方,双方就会吵个不休。为什么呢?问题很简单,因为这样会影响个人的收入。现在可大不相同了,好久以来听不到这个车间的工人在为使用工具和大炉而吵架。现在工人的“小仓库”不锁了,有的人还主动把工具拿出来借给有关的人使用。如6月初李道文去向过去最不愿出借工具的张玉金借打铁用的摔子,张玉金想,用“摔子”,必须用“槽”和“肯子”,于是他就主动又把这两种工具找出来借给了李道文。
浪费材料的人被人看为最可耻的人。过去把浪费材料看做是习以为常的事,许多人过去在使用材料时不是考虑如何节约材料,而是考虑如何方便、省劲、顺手,所以,就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工人孙少坤说:“过去是就料下活,现在是按活下料”,所以过去料头多,现在料头少。谁要出了不该出料头的活,就被人看做是最可耻的事。工人梁祚祥说:现在要出了料头不用别人说,自己也觉得脸上热乎乎的。
这种改变,也并不是很容易的,每个人在整风中都经历了一番思想革命的过程。老工人阎通达的思想转变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6月13日晚上,当检查组找老工人阎通达了解这个车间整风情况时,他沉痛地向检查组的同志叙说了他的转变过程。他开头就说:“我对不起党,要不是整风我不一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说:我过去很落后,经常吵工资,争定额,发牢骚,说怪话,一遇到不满的事情,就骂大街,这样一来,我干活也吊儿郎当。我过去干活是‘买鱼不管卖虾的’,‘烧火不管打锤的’,干一天凑付一天。”他说:那时候我是“站在花中不知香”,忘记了旧社会的苦处,自从“双反”运动开始,通过“为谁劳动”的辩论,又看到造船轮机车间杨成信的忘本展览会,这时我才知道我过去错了,真对不起党。整风中,领导上又主动地检查自己的三风五气,使我很感动。“我现在心里像开了花似的,不知那来的这么大的劲”。当人的思想解决了,干劲也就来了。锻工车间第一天晚上发动工人进行群众性的检查整风和生产时,会后阎通达找到车间党支部书记车汝琦同志说:“车同志,我现在心里真痛快,我干的锚链心,现在一天干二千,明天我想法干三千”。当时车同志说:“好啊,你要干到三千个,我给你送喜报。”第二天,阎通达果然干了三千。并且说还能提高,要求车间领导上给他压缩定额。锻工车间虽然只有一个阎通达,可是过去像阎通达这样的人物还不只是一个。通过整风,这些人都有了转变。从锻工车间几件具体事看出,通过整风职工思想是起了极大的变化。
领导上有些什么变化呢?
领导作风和群众鉴定
下边这首快板诗,是锻工车间群众给这个车间领导干部通过整风作的鉴定。
整风运动有成绩,三风五气绝了迹。
干部作风大转变,工人群众都满意。
× × × ×
过去执行一长制,干部肿了下眼皮。
群众力量看不到,坐在屋里发官气。
工作作风不深入,命令、公文成风气。
屁股专坐转圈椅,关在屋里出主意。
有些工作作不好,听了风来就是雨。
困难帮助解决少,有如雷霆发脾气。
× × × ×
整风运动是霹雳,三风五气碰了壁。
问题大家出主意,工人干部连一气。
群众力量大无比,群众路线数第一。
放下架子当学生,群众当中去学习。
走出小小办公室,离开软软转圈椅。
去给工人做徒弟,深入生产摸底细。
干部种了试验田,工人看了更起劲。
干部挨家访工人,干群变成一家人。
情况掌握真全面,问题大家来合计。
干部作风大转变,工人个个笑嘻嘻。
干部带头前头跑,工人后面不松气。
万马奔腾大跃进,生产敢跟火箭比。
这个车间的职工群众在这次整风生产大检查中,对领导作风的改进和规章制度的改革表示非常满意。对领导作风有三满意:遇事和群众商量;带头做样板;打掉架子和群众打成一片。工人说,现在不管什么事,领导上都是事先和我们商量而后再做,这才真正叫工人当家做主人呢!孙少坤说:“过去分奖金是领导上说了算,他们说给谁多少就给谁多少,每次分完奖金工人不满意,因为有的不该分的分了,该分的没分。现在就不那样了,要工人自己讨论。这样分法工人就没有意见了”。
这个车间过去修改工时定额是领导上先提出压缩系数,再按照压缩系数一律往
下一页 (1/2)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