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摘掉了“北大荒”的帽子 巴彦胡 金白山 邓国章 王喜明 杨显亭 徐志芬代表的联合发言
发表于 1959-04-30 00:00
第12版()
专栏:
摘掉了“北大荒”的帽子
巴彦胡 金白山 邓国章王喜明 杨显亭 徐志芬代表的联合发言主席、各位代表:
我们衷心拥护周总理,李富春、李先念副总理,彭真副委员长在大会上所作的各项报告,并表示决心在一九五九年的工作中,为实现报告中所提出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过去人们总把黑龙江称为“北大荒”,由于党的正确领导,全国人民的支持,经过长期建设,尤其在一九五八年这样一个不平凡的大跃进中,各项事业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再加上公社化的实现,现在“北大荒”的帽子已被摘掉了,这个称号只能作为历史记载,一去不复返了。下边仅从我们工作的地区谈谈一九五八年粮食生产的跃进情况。
增产粮食的问题,是党中央,毛主席以及全国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几年来粮食产量均有很大提高,但是总没有像一九五八年这样增长的多。
从我们这几个地方看:
单位:一九五七年粮食总产量一九五八年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长
肇源县 1.4亿左右  5.0亿左右  257%
绥化县七一管理区 134万斤 297.3万斤  121%
克山县曙光管理区 186.6万斤  391.8万斤  109%
勃力县抱垦管理区 106万斤  214万斤  100%
强佳木斯市星火管理区 202万斤  402万斤  100%
一九五八年粮食生产上取得这样大的收获,在过去是没有过的。这是大跃进的硕果,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胜利。按当时的情况和条件来讲,完成这个任务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恰恰是经过战胜了许多思想上、物质上、与自然灾害的斗争所取得的。
首先在我们那里因为劳动力负担的土地面积大,每个劳力平均负担的土地,一般均在五十至七十亩左右,按照一九五八年大跃进的要求,无论在水利工程,施肥数量,深翻土地,工具改革等等方面的工作量都比上年成倍的增加,加上大规模常年性的水利工程,多种经营,大搞钢铁,大办工业等方面也要占用大量的劳力,因而使当时直接参加农业生产的劳力相应的减少了。尤其像肇源县一九五七年全县遭受了严重的水灾;房屋冲毁,耕地积水,农具损坏,缺粮缺草的情况下,就不得不一面在修造房屋、建桥筑路,排水治洪,运粮运草;一面送粪、翻地,改革工具兴修水利等,当时的斗争任务是异常艰巨的。既要向困难和灾害作斗争,又要同右倾保守思想作斗争;既要生产自救,又要当年实现农业发展纲要提出的亩产四百斤指标。就当时的情况来讲,各种工作量之大,对干部,对群众都是有很大压力的。但是广大农民经过伟大的整风运动和深入的贯彻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以后,就在克服困难,战胜生产任务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威力。虽然处在严重灾害的威胁之下,广大农民昂首阔步的前进,并未低下头来自甘暴弃。因为在他们的内心里有一股比燃烧的烈火还旺盛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流,就像当时在水灾脱险中,农民宁肯舍弃他们的财物,也要首先把毛主席的像抱在怀里,他们说:“有咱们党,有咱们的毛主席,我们什么也不怕”。所以说,吻合了广大人民心愿的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被群众掌握之后必然要产生出它的巨大威力。农民们说:“一九三二年的水灾后,人们饥寒交迫,家破人亡;一九五七年的水灾后,人们生活饱暖,人财两旺。”这里充满了广大农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所以在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们都拿出了冲天的干劲。比如一九五八年夏季四十至六十多天没下雨旱灾十分严重,禾苗发黄不长的时候,尽管地多人少,水源不足,工具不全,广大社员拿起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大规模的展开了水浇地运动。广大农民说:
“别看老天它闹大旱,
我们有党的总路线;
天不下雨就用人浇,
多快好省的把地灌,
来它个蚂蚁搬山‘术’,
万众齐心闯过旱关。”
就这样满山遍野的展开了一场顽强的抗旱斗争,终于战胜了天旱,保住了禾苗的生长发育。在全年里无论是抗击旱、涝、风、虫等各方面的自然灾害斗争中,或者在完成各项增产措施上,都是在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干劲中,得到解决的,我们是常年的坚持贯彻了“有困难就组织群众‘辩’,有经验就组织群众‘看’,有标兵就发动群众‘比’,无论困难大小也不停止的‘干’”。这样经常的保持了广大农民顽强旺盛的斗志。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生产斗争中最活跃的因素。当然,在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主观能动作用,克服了各种困难的同时,一九五八年在农业生产上基本上掌握和执行了农业“八字宪法”的要求,提高了和改进了许多耕作方法、制度,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农业增产技术水平,从而使增产粮食的劳动大军,既有勇、又有谋、既有冲天干劲,又掌握了一定的增产技术,这在一九五八年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同时也是去年空前丰收的重要原因。
尽管如此,由于一九五八年全面大跃进的形势出现,加之农业增产任务的艰巨,所以在上半年对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上,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突出的表现在受着劳力不足,生产季节性的限制,人力调不开扇。只有从去
下一页 (1/2)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