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新北京与北京人
田原发表于 1960-01-31 00:00
幡镰斧动山河;双双铁腕悬花鼓,对对纤腰舞绛罗;毕竟工农新作主,天安门下扭秧歌。
工农劳动人民作了国家的主人,掌握了自己的运命,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万恶制度随着封建军阀豪绅买办们一道完蛋了。古老的封建帝王和地主资产阶级统治的北京城成为六亿英雄人民的首都了。这不可能不改变这古都的物质面貌和精神面貌。
从旧北京到劳动人民的新北京真是一种革命的突变。解放以前北平是一个典型的消费城市。曹禺的“北京人”里的老留学生江泰就能如数家珍地告诉你一连串吃喝玩乐的地方。旧北京城,的确有不少吃喝玩乐的好地方,而工业基础却微不足道。1949年初,即入城当时产业工人只有七万人,但这队伍到1959年6月就扩大到九十万人,超过入城当时十一倍。入城当时工业手工业总产值才只一亿七千万元,到前年(1958)增长到四十六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二十六倍。
新北京的工业建设有些是从小到大,在原来的破烂摊子上加以发展的,像门头沟煤矿原来设备简陋,到雨季常常淹窑停产,解放后,改进了设备管理,增添了十几个现代化新窑,原煤的产量1958年已达到四百六十万吨,比1949年增长三倍以上。又像入城之初发电量只有一亿五千万度的全市电力设备,到前年(1958)已经达到十亿零五千万度,比1949年增长了六倍,去年更达七倍以上。又原来只能出所谓“麻袋呢”的清河制呢厂,经过扩充发展,面目一新,已经能出好几种中外欢迎的高级呢了。
有些从无到有。北京原来是“有铁无钢”,“有钢也不能轧”,在1958年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中,北京竟以自己的技术力量飞速地建立了北京、特殊等钢厂,石景山钢铁厂炼钢车间和几个轧钢厂,1959年生产了三十几万吨“洋钢”和二十几万吨钢材。轻工业方面,北京以前“只会织布,不会纺纱”,现在以京棉一、二、三厂为首,共拥有纱锭二十五六万枚,布机一万零三百多台,大规模的印染工厂也即将投入生产。此外像金属切削机床,动力机械,电子、无线电工业以及合成纤维工业等都是北京从没有过的工业部门。
在解放以前,北京郊区的农业也是奄奄无生气的,占郊区农村人口的30%的贫雇农,只占有耕地面积16.7%,在地主老财压迫下平时也终岁勤劳不得一饱,一遇旱涝天灾,吃树叶、卖儿女是很平常的事。在1950年土改以后,贫雇农翻身了,经过互助组,由初级到高级的农业合作化运动,郊区农村改变了面目。从1957年冬天大规模兴修水利运动发展到1958年8月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真是人心所向,顺理成章。北京郊区二百八十万农民,两千多个高级农业社,不到一个月工夫就组成了七十六个人民公社,社大力量大,农林牧副渔无往不利。再加公社食堂和托儿所办得好,解放了二十多万妇女劳动力;大量拖拉机和动力排灌机械的使用;十三陵等大小九十多个水库的兴修,使郊区四百多万亩土地有了灌溉水源,目前有效灌溉面积已经比解放初期的二十二万亩增长了十倍。这样使农业生产无论棉粮蔬菜都得到了极大保证,再加上农民们在党的鼓舞下,干劲冲天、再接再厉的坚韧精神,尽管在去年那样的自然灾害严重的年月,照样获得很大的增产,小麦产量达二亿一千八百万斤。蔬菜1958年已经比1949年增长十三倍,去年蔬菜大丰收比解放前增长几乎近二十倍。牲畜方面,猪比解放初期增长了两倍,北京鸭1959年8月的饲养数是三十八万只。据养鸭四十多年的高士良说,他父亲在解放前两年把本赔光了,卖掉种鸭改业,土改后他得地,重理旧业,后来带七十五只鸭子加入合作社,成立人民公社后发展养鸭事业,如今已繁殖到两万多只,比解放初期增加了几百倍。因此高士良说得好,从养鸭的经验看,也证明社会主义和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当然从这里我们不只看到举世闻名的北京鸭,也看到以社会主义精神养鸭的新北京人。
北京就是这样,在短短十年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的初具规模的完善城市。而它正向着一个毛主席所描绘的更雄大美好的图景向前迈进。
北京是曾经被人称为文化城的,但也有人说:北京不是什么文化城,而是“垃圾城”。人民解放军入城的最初几个月,就清除了二十五万公方积存的垃圾,打通了长期淤塞的二百多公里肮脏的下水道。
过去北京居民中也有一些真是“垃圾”似的存在。罗瑞卿副总理说得好:“人民的首都北京在旧社会是历代封建王朝和帝国主义、军阀统治的中心,各种反革命势力麕集,旧社会渣滓成堆,把一个北京城弄得乌烟瘴气,肮脏不堪。解放以后,北京一变而为祖国的心脏,经过历次社会改革,全部面目一新,无论政治环境和自然环境都已经打扫得干干净净。”
感谢党的这种革命的“打扫”工作,那些捧着鸟笼子坐公园,上茶馆,或在天桥一带靠鱼肉人民过日子的“六虎”“四霸”一类的社会渣滓今天已经不存在了。而最难得的是党把这些“社会渣滓和垃圾”又给恢复成人。参观过去年冬天公安部举办的“劳动改造展览会”的中外观众无不对我们把社会渣滓、垃圾恢复成有用的人的工作表示惊异和感谢,这确是无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典型的表现!
北京的教育事业,也是在同旧的教育
下一页上一页  (2/4)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