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的安排和管理问题
葛致达发表于 1961-03-31 00:00
第7版()
专栏:
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的安排和管理问题
  葛致达
我们国家发展生产建设事业所需要的资金,是通过财政预算和银行信贷两个渠道来进行动员和分配的。财政通过征收和拨款的形式取得和分配资金,而信贷则是通过存款和贷款的形式暂时地取得和分配资金。财政收支是无偿的,收进来和支出去都不再返还
(只有少数公债和国外借款是例外);银行存、贷,则是有偿的,存款要提取,贷款要归还。财政预算是国家动员和分配资金的主要工具,国家为了扩大社会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基本建设投资和各项事业行政、国防开支都由财政资金解决;银行信贷是动员和分配资金的辅助工具,为了维持再生产所需要的周转资金和一部分流动资金则由信贷资金解决。而且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除了吸收各种存款和正常需要的货币发行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需要由财政预算资金解决。财政预算和银行信贷,都是保证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部分。但由于两者取得资金和分配资金的形式不同,两者的性质和作用也有所不同。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是密切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国家的建设资金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基本建设,增加固定资产;一部分用于流动资金,补充生产周转和商品流通扩大的需要。资金是物资的货币反映。国家拿多少资金和物资用于基本建设,拿多少资金和物资用于生产周转和商品流转,是关系国家建设速度的问题,是生产建设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问题,必须统筹考虑,统一平衡,全面安排”。“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其性质和作用不同,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划清界限,分口管理,分别使用。非经批准不能挪用流动资金进行基本建设,不能挪用信贷资金作财政开支。这种区别不同性质、经过不同渠道分配和管理资金的办法,实际证明是必要的,今后应当继续执行。”(《红旗》1960年第一期第12页)(一)
财政资金同信贷资金的联系性,决定了两者必须统一平衡,全面安排。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财政同信贷的统一平衡,曾经有过两种做法。一种做法是:在年初安排预算的时候,没有考虑到信贷平衡的问题,年度执行下来,实际有多少结余,全部留归银行使用。在下年度安排预算的时候,一般地不再动用上年结余。这样,虽说可以保证银行信贷资金的需要,但是,这实际上是一种盲目自流的、消极被动的平衡方法。这是不利于有计划按比例和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的。另一种做法是:在每年年初安排预算的时候,就考虑到银行信贷资金增加的需要,由财政预算有计划地增拨给银行一笔信贷资金,来弥补银行信贷计划中贷款大于存款的差额。我国1957年以来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有计划的、主动的平衡资金的方法。它既可以充分地利用资金和物资支持高速度建设,又可以保持财政资金和银行信贷的统一平衡和全面安排,是有利于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
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平衡关系、资金供应和物资供应平衡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三者的平衡,首先在于财政资金的平衡,财政平衡是信贷平衡的前提,只要财政资金平衡了,信贷资金就比较容易做到平衡。财政平衡,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财政要做到收多于支、略有结余,而不能有赤字。这里说的财政资金平衡,是指本年收入同本年支出的平衡。能不能动用上年结余作为预算支出,这要看具体情况,要看库存物资,物资多可以动用一部,但只能动用能动用的部分,而不能过多地动用,更不能全部动用。其次,财政资金平衡要考虑到信贷资金的平衡。因为信贷收入主要靠财政性存款和财政增拨的资金,财政资金平衡是信贷资金平衡的前提条件。因此,一切属于财政性开支的钱,都不应当占用信贷资金,同时,如果信贷资金支出差额较大,财政要给银行拨款,统一平衡,全面安排。再次,财政、信贷资金的平衡,还必须考虑物资供求的平衡。因为预算的支出、信贷的投放都要买物资;财政有赤字和可以动用上年结余,信贷收支有差额,可以多发票子,但最后都要用物资来抵付。因此,财政支出和信贷投放多少要统筹安排,不仅要考虑国家建设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农业能够提供多少商品粮食和劳动力,这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同时,还要考虑物资供应的可能,在物资供应中还要考虑到有多少可供作消费资料,有多少可供作生产资料,尽力避免安排财政、信贷资金同物资供应不相适应的情况。(二)
财政资金同信贷资金的区别性,决定了两者应划清界限,归口管理。近几年来,我们在工作中对于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统一平衡、全面安排已经有一些认识,但是对于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要划清界限、归口管理的原则体会得不深,贯彻得不够。实践证明,财政资金同信贷资金是互相促进而又互相影响的。即使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统一平衡了,如果不能坚持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归口管理、分别使用的原则,仍然可能造成新的不平衡。因为如果把流动资金挪用于搞计划外的基本建设、或者挪用于其他财政性开支,那就不但打乱了国家整个资金计划的安排,同时也打乱了国家对物资的统一安排,并
下一页 (1/3)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