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从苏修文学看所谓“当代英雄”
范岩发表于 1974-12-31 00:00
科夫的两把刀子一样,普隆恰托夫的原则是所谓“善良应该和拳头为伴”。“善良”当然是骗人的外衣,你不服从就让你尝尝拳头的滋味,就扣你工资,就开除你,甚至叫民警送你上法院。这就是这个原则的本质。
在切什科夫和普隆恰托夫身上,我们看到今天苏联新型资产阶级分子一副多么凶狠、多么阴险的法西斯嘴脸。可是苏修评论却恬不知耻地宣称,切什科夫之流是对“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作了“现代严格的理解。”这真是不打自招,它恰好暴露了苏修所鼓吹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正是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
《外来人》和《普隆恰托夫经理的故事》这类作品今天在苏联出笼,决不是偶然的。近年来勃列日涅夫叛徒集团在国内推行“新经济体制”,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激起人民强烈的不满和反抗。为此,苏修头目一再鼓吹要达到“高标准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果”,公开叫嚣“加强国家纪律和全力提高组织性”。在这种情况下,苏修文学塑造切什科夫和普隆恰托夫这类用高压手段榨取工人血汗的“当代英雄”,就完全适应了勃列日涅夫的胃口。因此,难怪这类作品一出现,就受到苏修舆论界热烈的喝采。单是《外来人》这出话剧全国就有几十家剧院争相上演,并且搬上银幕。他们称切什科夫是应“时代命令”出现的“关键性的、意义重大的人物”。一些大联合公司的经理也亲自出马,声称“不仅是生产,而且是整个社会都不能脱离切什科夫要求的纪律而存在”,“否则事业就要完蛋”。更值得注意的是,苏修还煞费苦心地邀集企业领导人举行座谈,号召大家向切什科夫学习。其中有个工厂的车间主任就介绍自己如何效仿切什科夫,对工人“提出严酷的要求”,两个月就解雇了十二个人。
事实生动说明,苏修领导集团正在利用塑造这些丑恶的艺术形象为其进一步推行修正主义政治路线服务。但是,苏修面临的困境日益严重,无论切什科夫或普隆恰托夫,都无法挽救这伙叛徒彻底垮台的命运。
上一页  (2/2)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