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中共平邑第七区苗庄乡支部领导 群众发展农林牧业变穷山为富山
中共山东滕县地委会发表于 1953-07-31 00:00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中共平邑第七区苗庄乡支部领导群众发展农林牧业变穷山为富山
中共山东滕县地委会
中共山东省平邑县第七区苗庄乡党支部,根据该乡靠山邻水的客观环境,因地制宜地发动群众封山造林;发展牧畜业,修筑山坝,改梯田为水田,全面发展了农林牧业生产,为山地农民找到了改变贫困生活变穷山为富山的正确道路。因而该乡曾先后获得了全县的封山造林模范和互助合作丰产模范的光荣称号。
平邑县苗庄乡位于天宝山的山峪中,多是山岭薄地,全乡共有三千三百余亩耕地,梯田即占近三千亩,这种耕地既不耐旱,又常因雨季山洪暴发田苗被淹而造成严重灾荒,所以群众历来生活就极为贫苦。在解放前,全乡有一百八十五户人口,其中除七户地主、九户富农生活较好外,有五十五户经常逃荒要饭,当佃户或当雇工的有四十六户,糠、菜半年粮的贫农四十户,能够用的中农仅二十八户。一九四○年解放后,经过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群众生活虽然已有些改善,但是由于一九四七年蒋匪军的抢掠和破坏,使群众遭受很大损失,造成了严重的灾荒。如一九四八年春,全乡仅剩有大小牲口九十头,农田荒芜、果树被毁,当时在二百六十三户中,断粮的达一百八十六户,灾荒最严重的杨家庄,共有二十四户,其中断粮者即达二十三户。
该乡党支部根据上述情况,除积极领导群众战胜了严重的灾荒以外,为了进一步地发展生产,彻底改变该乡历来的贫困局面,他们曾认真地学习和讨论了政府关于封山造林和发展畜牧业的指示,并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和群众要求,认为有重点地封山造林,发展果树,提倡牧养家畜,使农林牧业相结合全面的发展生产,是改善群众生活,变穷山为富山的关键。因此,他们首先召开了党、团员会议,进行动员和讨论,具体分析了该乡发展林牧业的条件和前途。在讨论中,反映了某些党员和群众对封山造林,发展牧畜业还存在着许多思想顾虑,一般的认为“好事是好事,只是远水不解近渴”,有的说“这样大片的山,从什么地方下手呢?树苗子到那里去弄呢?”他们感到困难很多,不易解决;有的认为“咱封了山,怕外乡放牛的和拾柴的给破坏了”;有的担心怕办不好,如说:“众家众事,人多心不齐,封山造林的收益不好处理”;有牛羊的户,也怕封了山后无处放羊放牛。以上思想顾虑经过动员和具体的分析讨论,在党、团员和群众积极分子中首先得到了解决,然后以党、团员和群众积极分子带头示范,以原有造林发家的典型实例,耐心地向群众进行了宣传动员,并成立了乡封山造林委员会,以村为单位,吸收群众自愿参加封山造林合作社,因而就团结和发动了广大群众,克服了各种困难,顺利地完成了封山造林的准备工作。在成立乡、村封山造林的组织以后,接着就和邻乡协议划分了山界,按该乡各村大小和应摊地区也划开了界限,这样就可防止因乱封山,乱造林而引起纠纷;并由参加封山造林的群众民主讨论制订了护林公约和按劳记分、按工分红的办法,合理地划分了林场、草场,留出了牧场、牧道,又与公营天宝山林场建立了联系,由林场帮助解决了树苗与植树育苗的技术问题,同时根据封山造林的新的生产情况,整顿了已有的互助组,增加了互助生产的新内容,并开始在组内实行计工算账,使互助组织更加活跃起来。
这样就既解除了群众中的各种思想顾虑,又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因之,该乡封山造林工作迅速展开,形成了群众性的运动。一九五零年全乡种树五万余株,至一九五二年即达二十八万七千余株(其中各种果树约五万五千余株),封山三千七百余亩,育苗二十余亩;今年春季又植树五万四千七百余株
(其中果树七千余株),育苗六亩半,并栽银花三千七百余墩。现在该乡每逢下雨以后,就有很多人上山栽树,不仅发动了男劳动力,而且还有妇女参加。如在一九五零年时,妇女参加封山造林合作社的即达一百二十六人。
随着封山造林运动的开展,该乡同时注意了畜牧业的发展。一九四九年全乡牛、驴各有九十头,羊不足百只;至一九五二年,牛增至一百七十头,驴增至二百八十头,羊增到五百八十头,他们在封山造林时,专门留出了牧场、牧道,因而不仅解决了养草和畜牧的矛盾,而且鼓励了群众增添了牲畜,今年该乡还计划再增加牲口四十五头,羊一百一十九只。
为了抗旱和防止禾苗被山洪冲毁,该乡几年来除大力进行整修小坝,建筑新坝外,并进行了闸山沟、打井等工作,使许多梯田变成了水田。到一九五二年底,该乡共闸山沟十六处,做井(把水引到地头上,作半边井)十四眼,可浇地一百零三亩,今年春季又修新坝八千四百余丈,计划今年再闸山沟二十五处,打井六眼,争取浇地四百五十二亩。此外,在增施肥料、推广优良品种、改进农业技术、防止病虫害方面,也获得了很大成绩。如各村都建立了技术研究小组,推广了四三八小麦、八一一谷子、斯字棉和胜利百号地瓜等良种;改变了群众不冬耕的旧习惯;去年发生了各种虫害时,均作到了及时捕灭,因而农业产量有很大提高。全乡三千三百五十七亩耕地,仅一九五二年秋季比一九五一年秋
下一页 (1/2)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