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作家的文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0-28
第8版(副刊)
专栏:

  作家的文化
孙犁
有些评论我的文章中,常常有这样意思的话:你虽然是从解放区成长起来的,你读的书还是不少,这在解放区的作家中,是比较少见的。
有些人认为解放区的作家读书少,文化低,这是一种误解,也是一种偏见。他们以为,解放区的文化是落后的,是刀耕火种的不毛之地,是工农兵的天下,因此,那里的作家,也是没有读过多少书本的。
姑不论,当时的延安和各个根据地,都拥有不少海内外知名的学者、专家。即以一般文化界人士而论,在民族处于危难之时,抛弃家室,奔赴抗日战场的,都是当时的有志之士,国家民族当之无愧的精英。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从历史上抹去,更不能从文化上贬低的。
什么是文化?用一句老话说,就是上层建筑,或者叫做意识形态。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不能只从他读过多少书,有什么学历来衡量。主要的,还要看他对当时的政治,当时的文化,发挥过什么作用。特别是对文化,起了什么推动和提高的作用。
作家尤其如此。一个作家的文化,不只是指他吸收了多少文化,更重要的,是看他建树了多少文化,给文化积累增加了多少新的内容。历史上,有各种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思想和行为,构成了不同层次、不同内涵的文化,即不同性质的文化。在我们的历史上,有岳飞、文天祥的文化,也有秦桧、贾似道的文化。如果单从书本文化而论,那就会谬之千里。
人民大众,评论一个人,不会单从他是什么学校毕业,写过几本书,得过什么奖着眼,而是要看他对国家民族,有过什么实际的贡献。
一个作家,究竟需要多少文化,这是没有标准的。大家都知道,作家,一般来说,既不是从大学里培养,也不是产生于教授群体之中,这里的所谓文化,与一个作家的形成关系不大。
但没有文化,也不能成为作家。作家总得有一定的文化。在中国,五四新文学——即白话文学开始之时,作家的文化较高,但人数也甚少。后来,随着白话文学的普及,作家的人数,渐渐多起来,但文化高低,就差别较大。以30年代的新兴作家为例,无论是革命作家,或是所谓东北作家,他们的文化修养,都比五四时期的作家为低。解放区的作家与之相较,文化情况,大致相同。他们大部分是文学爱好者,从文学走向革命,然后,从根据地得到创作所需的生活体验,进一步成为作家。这是很自然的过程。
一个作家,有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就算够用的了。在写作过程中,可以继续提高文化修养,进度和收获虽有不同,但每个作家,都是这样努力过来的。
也有少数人,在成名时,文化程度比较低,一有了作家头衔,反倒自满自足起来,不再去钻研文化课程,这种人最后要吃亏的。
上面所谈种种,也适合于非解放区的作家。因此,以文化高低论作家成败,是不科学的。有人提倡作家学者化,也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学者和作家,走的不是一条路。由作家而成为学者,或由学者而成为作家,工作重点都会有转移。
现在是市场经济,文化市场,也是百货杂陈,品目繁多,真假难分。每个作家,都在自己的摊位前,出售自己的产品,顾客必须心明眼亮,才能鉴别各种货色,不受欺瞒。
现在文化的名称也多,花样也多,有贵妃文化,有宦官文化,有发辫文化,有金莲文化,还有要“筹建博物馆保护”的“租界文化”。无奇不有,匪夷所思。
正是:士各有志,人各有心,不可详论矣。
1994年9月20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