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骑虎英雄牵龙归——写在甘肃引大入秦工程通水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0-28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骑虎英雄牵龙归
——写在甘肃引大入秦工程通水时
本报记者杨振武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我两次到甘肃采访,眼睛就湿润过多次。这泪水,实实在在是情之所系,是发自心灵深处的一次次震撼,而且都与引大入秦工程有关。
(一)
引大入秦工程有“甘肃都江堰”之称。它将发源于青海省的大通河水,跨流域调到兰州以北60公里处的秦王川地区。总干渠长87公里,其中穿越崇山峻岭的33个隧洞总长75公里,还有9座渡槽、两座倒虹吸,是一条中外罕见“人工地下长河”。
耗资10个亿,干了18年。局外人似乎很难理解:一个穷省,怎么要用这么大的代价修一个水利工程?
今年10月9日,为参加引大入秦工程通水庆典,我再次到甘肃。汽车出机场沿快速公路疾驶,映入眼帘的仍是无尽的荒凉:那连绵不断的黄土高坡,光秃秃,黄乎乎,只有那簇簇点点的骆驼草,无奈地接受着秋风的狂吻。旱魔,毫无顾忌地袒露着狰狞的面目。
还是在1992年春节前,在陇中旱川,我曾随报社领导走进一个农户,眼前的一切使我们大为吃惊:冰凉的土坯屋,炕上没有席子,女主人和三个不大的娃子缩在一堆烂棉絮里,冲着我们发愣。厨房里的半缸豌豆,是一家人的口粮。我们问男主人:“怎么就这点儿粮食?”他苦笑着说:“天太旱,收的不如种的多。”这情景,令我们潸然泪下,想起来心里就不是滋味。
甘肃中部的干旱山区,历史上就有“陇中苦瘠甲于天下”之说。苦是因为旱,旱则生饥荒。这些年虽然情况大有好转,但仍未摆脱缺水之苦。就说秦王川,上百万亩平坦坦的黄土地,因为没有水,只能任其沉睡荒凉。在这片土地上,我曾看到,两位青年人费了好大劲,才从旱井舀上半桶浑澄澄的水。要说水贵如油,一点不过。
缺水,可说是甘肃发展最大的“拦路虎”。“有水一片绿,无水一片黄”。这就是甘肃为什么要勒紧腰带搞引大工程的重要原因。
(二)
10月10日,是引大入秦工程主干渠通水的日子。清晨,淅淅沥沥一场秋雨,为陇中旱川平添了许多泥泞。可是,在距兰州70多公里的永登县郊外,欢庆气氛丝毫未减。
庆典的会场就在盘道岭隧洞工地现场,主席台设在引大入秦纪念碑旁。会场上的巨幅标语“骑虎不下建引大,背水一战创业绩”,反映出建设者们艰苦奋战的精神风貌。
不在现场的人,很难想象这一带人对引大工程的深情。人们就像过节一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坐拖拉机的、坐马车的、骑毛驴的、骑骆驼的,从四面八方赶到这荒郊野外。数千人站在泥泞中,焦灼地等候这神圣时刻的到来。
宋平同志赶来参加工程庆典,并为通水剪彩。几代人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作为甘肃省的老书记,他怎不为之高兴!他动情地说:“引大入秦工程功在当代,造福子孙。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为人民办成如此功德无量的好事、实事、大事。”
伴随着一声“开闸放水”,人们感情上的闸门也打开了:锣鼓响起来,鞭炮鸣起来,气球飘起来,巨龙舞起来,数千人在泥泞地里狂欢:“通水啦,通水啦!”不少人站在灌渠旁,望着奔腾而下的河水,眼泪哗哗直流。一位老大爷跪倒在渠边,眼泪汪汪地说:“共产党没有忘记我们……”
老百姓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对工程每年引水4.4亿立方米,可能说不清楚;对将增产多少粮食、解决多少人的温饱问题或许也估摸不透。但他们看见了,有了水,秦王川86万亩荒原将变为绿洲。我敢说,他们对党的感情是真挚的。
(三)
引大入秦工程,是浇铸在黄土高原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它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汇集了国内外精锐的施工队伍;它是先进科技与人的力量结合之果,日掘进和月进尺创造了世界纪录;它所体现的不仅仅是经济价值,还有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引大工程很难。上一次我们曾深入过盘道岭隧洞,他们遇到的都是世界性难题。长度:亚洲第一;软岩:手一碰就掉渣;埋深:最厚度达404米;渗漏:最多时每分钟达1000升,水质还有腐蚀性。
难是难,难中才见英雄本色。我两次见到引大工程指挥韩正卿,精神都是那么抖擞。这位一辈子都没有离开“农”字的硬汉子,现在是省政协副主席。他谈引大工程,谈甘肃如何作水的文章,却不肯谈自己。他说:“引大工程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我们把它完成了,功劳不是哪一个人的。”
引大工程常务副指挥华镇,还有总工程师张豫生,都是工程的关键人物。在采访中,他们也是不愿谈自己。许多惊天动地的壮举,被他们说的“宛如平常一首歌”。其实,英雄不用谈自己,他们所创建的业绩,已经镌刻在了人们心中。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通水时,有位女同志在渠边久久伫立,泪水滴入渠水。她叫郑美芳,是原兰州市政协副主席安琨康的夫人。安琨康生前是引大工程兰州分部指挥,1990年5月在工地因车祸而牺牲。郑美芳哽咽着对记者说:“今天通水,老安在九泉之下也瞑目了。”在场的人无不泪水夺眶。
眺望绵延的黄土高坡,听着朵朵浪花的欢歌,我似乎看到一片金色的丰饶。引大成功了。有诗赞总指挥军令状曰:“豪言壮语终无愧,背水英雄跨虎归。”
引大的英雄们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但是,在甘肃,要彻底解决农业问题,需要在水字上打持久战。一个个硬仗,还在后头。(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