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草方格”的威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0-28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物志

  “草方格”的威力
潘梦阳吴坤胜
宁夏中卫固沙林场场长张克智,走上伊丽莎白二世会议中心主席台,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伊丽莎白·多德斯韦尔女士手中,接过了“全球500佳”金质奖章和证书。顿时,来自联合国及五大洲的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上千名官员和专家学者,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这是1994年6月3日,英国伦敦的一幕场景。
中卫固沙林场,地处我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名叫沙坡头的地方。这里有一片流动沙岭,是我国西北、华北大片地域“黄祸”之源。流沙在西北风的猛吹下向南侵蚀。从明朝中期到清朝末年,沙漠吞没了中卫众多村庄和5万多亩良田,如今沙漠中还可看到被掩埋的断墙残垣。当地百姓流传着一首民谣:“风卷黄沙弥漫天,荒沙万里无人烟。”
而今的沙坡头已今非昔比。仲夏,记者踏上沙坡头,远远望去,穿越沙漠的包兰铁路中甘段55公里两侧,绿茵茵的乔木、灌木混交的林带组成宽700米的绿色走廊。走近看,用麦草秆扎设的“麦草方格草障”,一块块,像网一样,将流沙牢牢地罩住。
在流沙上固沙造林,是为了保护我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当时,国外有不少沙漠铁路因流沙侵袭而改道。1958年通车的包兰线,初期也深受风沙的危害,钢轨配件磨耗锈蚀,木枕加速损坏,火车被迫停开。固沙林场职工立志打破神话,在莽莽沙漠上开始了艰难的历程。
起初,他们用卵石铺面,用沥青拌沙、草席铺面,风沙过后,这些东西反而被沙埋掉。后来,他们将麦草、稻草扎成1平方米的方格,铺在沙漠表面,以图达到阻沙的目的。几年后,沙丘表面产生一层1至2毫米厚、含有多种有机物质的覆盖物。接着他们又进行植物固沙试验,筛选出花棒、籽蒿、油蒿、柠条4种植物作为固沙树种,建立起旱生植物带。这时候,他们把精力转向植树造林上,建起了4级扬水站,将流经沙坡头的黄河水引到沙丘上,提高了树林的成活率。如今,铁路两侧建立起卵石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的“五带一体”固沙防护体系,威严地守护着铁路线。去年5月,一场12级的特大沙暴,以每秒38米的风速席卷西北大部分地区,损失惨重。然而,沙暴过后的沙坡头,铁路和生活设施却完好无损。这不是一时一事的功成,而是无数人积40年的辛劳所就啊。
首任场长刘安邦,当年曾任陕甘宁边区回汉支队连指导员。他知道,治理沙漠,光凭勇猛顽强的精神还不行,还得靠科学技术。他点名要来了张宗朗、张宝善等10多名技术干部。
张宗朗,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林业科研工作者,绘制出营造固沙林第一张蓝图。为收集花棒、柠条等沙生植物他险些被群狼吃掉。他把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治沙事业。张宝善,来自东海之滨,大学毕业后到了沙坡头。他自己像柠条一样在沙漠里深深地扎下根,还把妻子接来,后来干脆又让儿女留在这儿治沙。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大学林学院的敖匡之,是林业部高级工程师,1957年被任命为治沙考查队队长。干燥气候使南方长大的敖匡之嘴唇撕裂,鼻孔淌血不止。但他抱病带队考查。铁路通车后队员相继离去,他却留下来。直到铁路两侧流沙上都扎设草方格沙障,流沙初步稳住才放心离开。
还有众多默默无闻的治沙英雄。老一代科技工作者老了,年轻的科研人员又来这里安家落户;父亲去世了,儿女又接了班。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几代人用心血和汗水创造了这个世界奇迹。
沙坡头,即使是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也视为畏途。如今,生态环境已有深刻的变化:绿色植被覆盖率由原先不足1%上升到42.4%;植物种类由25种旱生植物发展到453种;风沙天由过去的330天减少至122天。以前,这里难以见到野生动物,如今已有100多种,还有黑獾、雕等10多种国家一、二级稀有保护动物。国家环保局在这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荒漠生态自然保护区,宁夏在沙坡头建成独具特色的沙漠旅游区,年接待中外游客10多万人次。
30年过去,“草方格”的威力已得到世人公认。中卫林场先后荣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林业部“林业重大工程建设”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此项治沙及环保技术已在西北、华北等地广泛应用于对沙地、戈壁、沙漠的治理。
中卫林场的治沙经验早就引起国外的关注,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治沙专家学者前来参观考察,认为这是“目前世界最有效的治沙方法”。本文开头出现的那一幕,正是联合国为表彰固沙林场在“改善环境方面所作的卓越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