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在科学前沿阵地上拚搏——访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0-29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国家重点实验室巡礼(1)

  在科学前沿阵地上拚搏
——访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报记者贾西平
提起超导研究,人们就会联想到1987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超导物理学家赵忠贤和他领导的小组独立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这一轰动世界的成果。1991年,创造此项成果的这支精华队伍在得到国家重新装备和组织后,成立了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
这是一个完全可以与世界一流实验室相媲美的研究中心。不久前,记者来到坐落在北京中关村中科院物理所院内的这个实验室采访。这里不仅拥有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同时也拥有比较精良的实验设备。转靶X—射线衍射仪,Z—550型多功能磁控溅射仪,H—9000NA分析电镜,超导量子干涉仪磁强计,AC—7000交流磁化率计,法拉第磁天平和振动样品磁强计,扫描道显微镜,离子束刻蚀机等琳琅满目,洁净明亮。通过使用这些仪器,这个实验室具备了新材料探索、制备、分析及超导物理特性测试的基本必要研究手段。
什么是超导?超导就是没有电阻的导体。由于超导的电阻为零,所以用它输电,不会有损耗,用它制作仪器仪表,精度会非常高;用它做通信卫星的零件,我们看电视转播时就不会有那么多雪花点……用处很多,举不胜举。但是,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并没有发现常温下的超导体。
早在1911年,翁纳斯发现汞在液氦温区(4.2K,即—268.8℃)时,电阻完全消失,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现了超导体,但由于液氦昂贵,广泛应用受到限制,直到1986年,科学家们发现了铜氧化物超导体并于1987年初把超导的临界温度提升到液氮(比牛奶还便宜)温区时,一场高温超导的研究热迅速席卷全球。尽管对超导的机理仍不清楚,科学家们在摸索中却已发现了70多种新的高临界温度超导体,常压下的最高临界温度达134K(-139℃),而寻找室温超导体已成为本领域最活跃的课题之一。
在这场全球高科技竞争中,我国的超导研究一直处于世界一流水平。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3年来,已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48篇,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国际超导研究杂志PhysicaC上,几乎每期都有本实验室一至三篇论文。一项国际分析报告表明,赵忠贤是世界上高温超导领域67个论文被引用最多的科学家之一。
对于这样一个研究中心,党和国家一直给予了特殊的关怀和支持。记者在这里采访时,正赶上他们开会,与会者的脸上都显露出异常兴奋的神色。实验室主任赵忠贤院士正在向大家传达中央领导同志刚刚对本实验室工作所作的重要指示。
原来,这段时间超导实验室研究经费紧张,各课题组运转困难,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消除,势必影响正在超导研究国际前沿上拚搏的科研人员的斗志,动摇我国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为进一步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核心作用,赵忠贤向中央领导同志汇报了重点实验室在运行中的困难。中央领导同志指出,稳住一头,就是要稳住研究重点、战略重点和优势学科。人、财、物相对集中,才能有突破、有大的成果。中央设想在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先进行集中支持的试点。大家听到这个精神的传达后,都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超导人才的摇篮。几年来,这里已培养了23名研究生,一批很有希望的跨世纪人才正在茁壮成长。朱文杰博士就是其中出色的一位。他15岁考上北京大学化学系,1990年获博士学位后到中科院物理所做博士后,出站后来到超导实验室。近年来,他发表的每一篇论文都在国际上有较强烈的反响。他与同事用简单的工艺制备了汞系列超导体。在世界上第一次制成了T′相P型超导体,为超导机理研究和探索更高温度超导的关键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他还与同事一起澄清了一个国际上有争论的问题,为中国超导工作者赢得了国际上的尊敬。
目前,这个实验室有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11人,高工5人,助研、工程师11人;其中取得博士学位的7人,硕士学位的4人,博士后2人,同时还有博士生12人。
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除发挥本室人员的作用外,还充分利用物理所多学科的有利因素,并利用实验室开放的特点,广泛吸收所内外和国内外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人才,邀请国外科学家和海外留学生及兄弟单位的科研人员来室工作,使实验室的研究课题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据刚在法国参加了第四届国际超导材料及机理大会归来的赵忠贤透露,下一届(第五届)国际超导材料及机理大会将于1997年在我国举行。这不仅是对全中国超导工作者的激励,也是对中国超导研究的肯定。(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实验室主任赵忠贤(右二)在与同事们研究改进进口设备。 吴力实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