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走近赤颈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0-29
第8版(周末)
专栏:只有一个地球

  走近赤颈鹤
舒涵
7月的昆明阵雨阵晴,我们的大客车在通往北郊的路上时走时停。不断有孩子在摇摇晃晃的车上发晕、呕吐,但没有一个人抱怨。
孩子们盼望这天已很久了。一个月前,美国纽约国际鹤类基金会赠送云南的一对赤颈鹤,运抵昆明,落住在云南省林业厅珍稀濒危动物拯救中心,一个叫做麦冲的小山坳里。今天,云南师大附小的少先队员代表,将往麦冲探望赤颈鹤,举行首期荣誉承养仪式。
几天前,我和另一位年轻的动物保护工作者,到这所全省有名的小学校,向孩子介绍云南野生动物,介绍赤颈鹤。休息的时候,一个叫做马逸风的男孩,向我们讲述了一只雉鸡的故事:马逸风的父亲从野外买回一只环颈雉,准备杀了吃。小逸风舍不得,于是爸爸妈妈和他一道,把环颈雉送往动物园。动物园有人嫌麻烦,说:“你们拿回去吃算了。”逸风讲到这里,盯着我看。我感觉到了自己的脸有些发热——为我们成年人的麻木。
所幸还有另外的人群。
云南师大附小的校长,一位温文尔雅的中年男士,激动地说:“荣誉承养赤颈鹤为我们保护野生动物提供了尽心尽力的机会,我们全校2000多名师生都是赤颈鹤可以信赖的亲密朋友。”肖平,年逾不惑而童心盎然的少先队总辅导员,在临近期末考试的短短几天中,组织孩子们为赤颈鹤命名、捐款,写诗作文绘画,还要训练鼓乐队,联系电视节目制作……她说,爱心应当是广泛的。
车子到达麦冲时,已接近正午。散雨飘飞过后,天空顷然明灿起来。青草地上,雌鹤云欢闲适安然地踱步,四处张望;雄鹤云丹不动声色地站在一旁,石雕般肃穆。它们浅灰的体羽光洁爽滑,让人很容易想到名贵细腻的绸缎;头颈部的紫红色,灼灼耀眼。雨后的山谷弥漫着青绿色的气味,丹和欢活跃起来,矫健典雅的舞步,把阳光草地裁剪成飞动的色块。
鹤是世界著名鸟类。关于鹤舞鹤寿鹤情的种种赞美与传说,显示出人类赋予这鸟的文化品位;生物科学则将它们称为环境质量的“指示物种”,因为鹤类的存在,标志着它们栖息区域和迁徙路线的生态平衡。赤颈鹤是鹤中珍品之一,国内仅云南省有一些,遗憾的是近年在野外已见不到它们的踪影。
鹤在翩然在鸣唱,孩子们在雀跃在昵语。没有矫情没有距离,彼此就像面对亲人、朋友。一百多年前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警语在此情此景中分外现实:“如果野兽全部不复存在,人类也会因精神上的巨大孤寂而死去。”此情此景同时令人确信,人需要有机会感知美好的事物,譬如走近赤颈鹤,由此培养出欣赏的眼光,激发出珍爱的情感。而这个过程应该从童年开始,因为童年是人建立对外部世界情感基调的关键时期。有过这样的事,在曾经鹤影翩翩的地方,有人猎杀了一只赤颈鹤,喜出望外地宣告:划算,净肉就有5公斤!“焚琴煮鹤”往往由于心灵的荒芜。
鼓乐声中,两名少先队员捧出通红的纸封,纸封里,装着孩子们捐出的零花钱——散发着冰淇淋、奶糖甜香的,晃动着卡通狗、玩具车影子的4325元人民币。
肖平老师告诉我,孩子们对赤颈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一个班上,班长捐了20元,另一个同学硬是凑出20.5元。他说,他要比班长更爱赤颈鹤。
在这样的孩子面前,地球显得明净了。
三四十年后,今天的孩子将肩起社会的重任,无论他们在什么位置上,只要他们仍留存着关于一对鹤的美好记忆,那么,保护环境的意识对他们就不会太陌生。
告别云丹和云欢的时候,抑制不住涨潮般的感激。感激一个古老的物种为我们带来的思考和昭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