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文化兴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0-30
第2版(经济)
专栏:

  文化兴商
新华社记者熊典达
坐落在南昌市闹市区胜利路口的金龙购物中心,从一楼至六楼营业大厅,全部安装了双向自动扶梯,还有中央空调和立体声广播系统等。室内纤尘不染,空间宽敞明亮。给人以高雅舒适感觉的,除现代化设施外,主要还是它的文化氛围。例如,柜台上的标牌他们就和别人不同,使用的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字。一些开设了自选商场的店家往往会在标牌上写上“偷一罚十”,他们写的却是“请自重”。有的商店在高档时装边贴上这样的字条:“眼观手不动”,他们却写的是“请只留下您的目光”。金龙购物中心的副总经理涂毅说:“一种生意有多种做法,商场与文化结合,品位大不相同,曲径也能通幽”。
去年11月开张以来,金龙购物中心有计划地组织了系列文化营销活动。他们开展的“尤今金龙行”活动,邀请了新加坡著名女作家尤今到购物中心签名售书,半天售书千余册。他们组织的“新春文化礼品特别行动”,将打印有自己店名、店徽的儿童卡通手表、礼品袋等送给前来观光购物的每位顾客,给顾客以亲近感,也把企业形象烙入了顾客的心中,为期10天,创下1000万元销售纪录。
商品文化是商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金龙购物中心十分重视商品文化。这里的上万种商品主要来自国内名牌厂家,以中档为主,高档为辅。“荟集中外精品,传播消费文化”是这家商场的经营方针。他们推出的系列中外高中档家用电器、男士用品、儿童用品等,有不少是独家仅有。这些第一次与南昌市民见面的商品,占金龙全部商品的1/3,成为金龙的支柱性商品。这就无形中传播了现代消费文化,起到了引导现代消费时尚的作用。在商业伦理文化上,金龙购物中心的负责人把顾客看成为“衣食父母”。他们说,“利润不是商业贪婪的表现,而是社会重视商业的信任票”。
金龙购物中心开张不到一年,在南昌商界和群众中知名度很高,人们称赞它是一条腾飞的“金龙”。今年1至8月,这家营业面积5000多平方米的商场经营额达到410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总额100万元。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