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鄂伦春人的生活历程:从“猎神”到现代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1-04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鄂伦春人的生活历程:
从“猎神”到现代人
本报记者张稚丹卢新宁
那是在鄂伦春自治旗向远南运动会捐献百万巨款的隆重仪式上,全国残联主席邓朴方感慨良深:一个人数较少的民族,如此支持国家的行动,如果全国56个民族团结一心,我们还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呢?
鄂伦春自治旗旗长、年仅38岁的孟松林听了这话,浑身觉得暖融融的,又深感为国家做得太少。眼望庄严的五星红旗,他脑海中闪现出鄂伦春人生活变迁的一幕幕:
在大兴安岭东南麓起伏不定的绿色山峦和丘陵里,有眼睛一般清澈明亮的河水,有少女一样秀美妖娆的白桦树,鄂伦春族世代繁衍生息在这里,山林是他们打猎的猎场,草地是他们放马的草场。直到解放前夕,这里的700多鄂伦春人仍过着原始社会末期的游猎生活:搭木棚而居,以打猎捕鱼采集野菜野果糊口,一件豹皮衣夏穿里冬穿面,信仰多神教,一人猎物大家分享。那是一种浪漫的生活,也是一种艰苦的生活,一人一马一枪,与野兽较量,风餐露宿,蚊叮虫咬,缺医少药,受奸商的剥削。孟松林的祖父因这样的生活而过早辞世。
解放后,党和国家非常关心鄂伦春族人,在依山傍水交通便利的地方盖好房,动员鄂伦春人下山定居,送鄂族孩子念书,让他们走入现代生活。猎民那种流浪者的血不能一下子平静下来,他们有的拆下门窗框当柴烧后又回到山里,有的在土房旁又搭起古老的“斜仁柱”,直到1958年才彻底定居下来。孟松林至今还记得奶奶捧着馒头惊异怎么这么白,拿着国家发下来的黄棉布衣服奇怪线怎么缝得那么直。孟松林的父亲毕业后成了第一个鄂伦春族医生。
今年63岁的退休女干部额尔登娃回忆说,1948年,她这个孤儿被送去读书,教书的老师不懂鄂语,她们又一句汉话也不会说。老师一遍遍地讲:“3,你耳朵的形状就是3;4,一个屋子有4条边”,有一天她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我们平日扳着指头数的1、2、3、4呀!1951年她从内蒙古卫校毕业,因为当时女干部像金子一样珍贵,被分配到妇联工作。
孟松林把定居这一生活方式的改变称为鄂伦春人的“第一次飞跃”。是啊,从原始社会一举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原2000多年的历史在这里被浓缩为几年,这无疑要经历一个艰难痛苦的适应过程,许多人放下猎枪发现自己学不会种地,更别说去工厂做工,连读书都那么让人头疼。但勤劳智慧的鄂伦春人到底完成了这一过程,而且还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孟松林便是其中之一。
现在鄂伦春人正在进行“第二次飞跃”,即由单一狩猎向多种经营发展,加速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
1994年8月,当我们驱车走过鄂伦春旗的山山水水时,这里正是榛落豆黄的丰收季节。在鄂伦春人聚居的古里乡,幢幢红色砖房整整齐齐地镶嵌在绿色的草地上,50多岁的女乡长吴长玉告诉我们,这是政府80年代为猎民盖起的新房。猎民每月有20多元的护林费,每个孩子有14元助学金。鄂伦春自治旗已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大学生在人口中所占比例在各民族中居于前列。而如今的年轻人已不再依赖国家,他们努力学习农业技术,种大豆种蔬菜,在院子里培育木耳,再加上采蕨菜、蘑菇、榛子山果,1993年人均收入800多元……
40年弹指瞬间。桦皮船、斜仁柱、兽皮衣已成昨日烟尘,只有在民俗博物馆才能一睹真容,而近2000名鄂伦春人正有滋有味地过着纯正的现代生活:从旗首府阿里河暮色中的露天舞会,到猎民村铺着红地板摆着彩电音响的家;从大杨树镇出现的第一个合资企业,到第一个种粮大户何排山……鄂伦春旗已从几乎一片空白的原始经济发展到以森林、农牧业为主体的民族经济体系;木制品加工、商品粮油生产、煤炭电力、乳品建材等从无到有;城市建设、商贸金融、交通邮政、广播电视等都每天发生着新的变动,6万平方公里的鄂伦春自治旗令亲睹它变化的人眼酸心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