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雷乡”海阳大秧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1-04
第12版(副刊)
专栏:文化采风录

  “雷乡”海阳大秧歌
刘水清
伴随着凉爽的秋风,以“地雷战”著称于世、聪明勤劳的海阳人民,又迎来了一个硕果累累、金色灿烂的丰收。这时,海阳人民没有忘记最能表达他们感情的粗犷奔放、引以自豪的海阳大秧歌。于是一个劲地舞啊,蹦啊,跳啊,海阳大秧歌就这样一憋气地舞进了高亢爽丽的沈阳城,并一举荣获第四届中国沈阳国际民间舞蹈(秧歌)节金玫瑰奖。
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海阳县志》记载有560多年的历史。她素以火爆热烈、情感充沛、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于世。在表演形式上,分大场子和小场子两种。大场子是群舞。锣鼓响起,万马奔腾,宛如大河滔滔,高山流水,三教九流,生旦净丑,一齐登场。场面异彩纷呈,情节扣人心弦,令观者驻足,客人忘归。忽闻锣鼓低鸣,急转直下,静如小桥流水,娴似处子弄筝,铮铮鏦鏦,低徊委婉。场子里或是八戒背媳妇,或为板桥倒骑驴;以及包公与陈世美对峙,林黛玉与贾宝玉共舞,等等,这便是小场子。往往一台秧歌下来,小场子大场子交叠辉映,有静有动,有急有缓,有情节,亦有故事。这情节决非平铺直叙,却是一波三折,颇似登高远眺,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层峦叠嶂,美不胜收。
在第四届中国沈阳国际民间舞蹈(秧歌)节中,这支颇具特色的地方秧歌队乍登台,便吹皱一池春水,技压群芳,引人注目。他们中有上至七十余岁的古稀老人,下至十七八岁黄发垂髫的小姑娘,常常是爷孙二人同台比舞,老的不嫌老,少的不嫌少,插科打诨,相映成趣。最值一提的是,这支队伍的总导演于信却是一位地道的庄稼汉,他把祖传技艺揉进了现代艺术的氛围,自演自导,独树一帜。为了排好这次大秧歌,于信把家里的农活都扔了。行前,媳妇悄悄对他说:“这次你一定要拿大的。”于信没有辜负71万海阳人的殷切期望,不愧为“雷乡”好汉。他的队伍一登台亮相,全场哗然,以精湛的演技,雄浑的阵容,激越的鼓乐,在26个参赛队里一路领先,一举夺魁。在这些实力雄厚的参赛队伍里有7个享誉国际舞台的外国代表队,其中包括久负盛名的俄罗斯民间舞蹈团和日本札幌民族舞团,还有大名鼎鼎的北京大兴秧歌表演团,都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面对好手云集,这些“初出茅庐”的庄稼汉临阵不乱,抡起强壮有力的臂膀,擂响震天撼地的大鼓,彩扇开了,倩影现了,绚丽流畅的舞姿,把友谊编织在这北国的历史名城,将鼓乐镶嵌在黑土地的上空。
几十年来,海阳大秧歌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的重视和支持。由于一届一届领导的关怀和照顾,海阳大秧歌踏着高跷步步登高,在新形势下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活力,没有落伍掉队。曾多次被中央、省、市电视台、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和录像。总政歌舞团、解放军艺术学院近几年创作的获奖舞蹈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苦菜花》都汲取了海阳大秧歌的艺术精华。1983年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蹈系(原教育系),把海阳大秧歌正式列为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必修教材,登上了高等学府的讲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