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漫湾有个“霸”队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1-06
第2版(经济)
专栏: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者风采

  漫湾有个“霸”队长
本报记者费伟伟
既不魁梧,也不高大,当了14年混凝土队队长的张自祥,在国家“七五”重点工程——云南漫湾水电站工地上,得了一个“霸队长”的绰号。
张自祥中等身材,皮肤晒得黝黑,是水电14局六公司的一员虎将,1985年9月,第一批进的漫湾电站。
混凝土队的活儿,在水电工地上是最苦的:打眼放炮,扎钢筋,浇筑,哪一项都是高强度,而且危险。比如在山洞里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不断散发热气,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工人们只穿一个裤衩还像水里捞出来似的;赶上浇筑洞顶,人只能猫在仅有五六十厘米高的钢筋和顶壁的缝隙里,一点一点退着往里填浇混凝土。光脊梁直对着破碎的岩石,身下又是支棱着的钢筋,哪回干活身上都免不了拉几道血痕。有一次浇交通洞出口的混凝土时,洞顶砸下的石头无情地夺走了两位混凝土工的生命。所以,在工地的施工队伍中,唯有混凝土队清一色全是汉子,平均年龄不到35岁;而且,混凝土队的汉子们都天不怕、地不怕。
然而,这些汉子们却怕他们的队长。
1988年5月23日,漫湾水电站上游连降大雨,澜沧江水量猛增,如果水量增势不减,两天时间江水就会越过围堰毁灭性地淹没施工现场,后果不堪设想。
留给工程建设者的时间最多两天。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洪水到来前抢先浇筑好二号导流洞进出口边墙的混凝土,让其分流。
张自祥带队伍赶到导流洞时,上涨的江水已吐着白沫接近导流洞围堰的堰口,张自祥往洞口最危险的地方一站,指挥若定。一班下来,江水漫到了有的工人的脚边。上级领导让他迅速带队伍撤出。
“我有把握!”张自祥一挥手,大吼一声,“嗵”地跳进已没到小腿的江水里,指挥队伍继续抢时间猛干。
20多个小时过去了,轮换上阵的工人们也已累得不行,有的干着干着就瘫软在泥水地里睡着了,有的人没信心了,困极了想偷偷溜走。连续苦战了20多个小时的张自祥,虎着黑脸,往泵车上一站:“哪个敢走,老子就给他一石头!”
张自祥带着工人们拚尽全力,连续苦干36个钟头,终于及时完成了全部混凝土浇筑任务。
当这支精疲力竭的队伍撤出导流洞,还没走回宿舍,二号导流洞围堰就起爆了,刹那间江水汹汹直入。
张自祥由此“霸”名大振。他带的这支队伍也以敢打硬仗闻名漫湾水电站工地。14局承包的工程因山体塌落耽误了工期,张自祥带着队伍在混凝土施工时硬是把工期又给抢了回来,而且保质保量。施工难度极大的导流洞进出口两处渐变段浇筑,立模有8层,结果中心线误差竟达到零,令管理局质检人员啧啧称赞,一次检查就通过验收。1992年“五一”前夕,张自祥队的混凝土班,光彩地给大家伙儿捧回来一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说来不信,大名鼎鼎的“霸队长”张自祥,在工地还以“惧内”出名,既“惧”妻子,更“惧”孩子。
张自祥有两个男孩,大的25岁,小的也21岁了,至今没叫过他一声“爸”,每次在家见了他,就是点个头,最多招呼一声:“哎,回来了。”
“霸队长”却答:“我对不起两个孩儿。”
张自祥算了算,他进漫湾电站工地9年来,在家只过了一次春节。
他的老大本来考上大学的把握是很大的,结果高考前突然病了,妻子不巧也卧床不起,张自祥在工地上得知消息后,只比平时多抽了一棵烟。
老二学习成绩也不错。张自祥长年在数百里外的工地上忙,连孩子在哪个班、哪个教师教都不清楚,更谈不上过问孩子的学业,结果,老二只上了技校。
干了32年水电,干了十几年混凝土队队长,活儿再累再苦,张自祥从没道过一声累。那回,老二在技校给他写来一封信,当了这么多年的父亲,第一次,张自祥听孩子在信里“叫”了他一声“爸爸”,在工地上读到这封信的“霸队长”,当着手下百十条汉子的面,禁不住掉下了眼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