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南非经贸新气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1-06
第7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南非经贸新气象
本报记者组
10月的南非,阳光明媚,万木葱茏。我们记者组应邀造访今年5月诞生的新南非。这个新兴的国家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与团结,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尤其是活跃的经贸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南非期间,记者组先后采访了南非外贸组织远东会员及顾客服务部、贸工部、伊思客钢铁公司、阿卡西亚工业发展区,公共企业部等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他们介绍说,南非的土地面积和人口虽然分别只占非洲的4%和5%左右,但其工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煤炭产量、发电量、矿产和钢铁产量、粮食、机动车辆以及电话的拥有量都占非洲总量的50%左右,有的甚至达到80%以上。贸工部负责人不无骄傲地说:“南非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它的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南非民主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社会解除了对南非的制裁。今年5月,南非建立了民族团结政府,重新回到国际大家庭,并积极开展对外经贸活动。1993年,南非的对外贸易总额达到450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7.7%。
南非政府在积极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的同时,还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欢迎外国企业到南非投资开办独资、合资企业。目前,除黄金开采冶炼以外,外商可以参与南非的任何企业活动。为了给外国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南非政府在比勒陀利亚附近的阿卡西亚镇新辟了一处占地800多公顷的阿卡西亚工业发展区。目前,德国宝马、西门子公司,日本日产、松下公司及美、英等许多国家的大公司已陆续在工业区内投资设厂。
南非的传统贸易伙伴是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国。近年来,南非政府正在调整经贸政策,逐步转向同经济日趋活跃,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地区发展经贸关系。1993年,南非同远东地区的贸易额达到全国贸易总额的29—30%。在中国政府去年宣布恢复同南非的经贸关系以后,南非经贸界不失时机地加强同中国的经贸往来。根据南非官方统计,1993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6亿兰特(约合7亿美元)。去年4月份,南非商界在北京举办了一次招商会;9月份,又在上海举办了地质勘探及采矿技术设备展览会。今年3月22日到25日,南非150家大公司在北京举办规模空前的产品博览会,旨在促进南非的产品出口和吸引中国企业到南非投资。
为促进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80多家中国企业于去年10月在约翰内斯堡举办了商品展销会。到目前为止,已有10多家企业获准在南非注册,其中一部分已正式注册并开业。去年3月在约翰内斯堡开业的“长城贸易中心”是目前在南非最大的中资民间企业。该中心拥有十几家全资子公司,业务范围从进出口贸易、科技合作、工程承包到劳务合作。中南技术合作公司也在约翰内斯堡设立了办事处,还在海滨城市开普敦设立了一个分支机构。除此之外,鞍钢、宝钢、首钢、武钢等中国大型钢铁企业也分别到南非进行过考察和与南非伊思客钢铁公司等企业及有关部门进行过接触,有同南非同类企业进行经济合作的意向。南非贸工部门和所接触到的企业界负责人欢迎中国企业在采矿、钢铁、纺织、渔业加工、建材、住房建设等诸多领域同南非进行合作。
南非贸工部门、企业界认为,南非和中国之间经贸关系的发展势头是好的,但在速度和规模上还不令人满意。主要障碍是两国尚未建立外交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南非同中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他们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市场广阔。从长远看,南非丢不起中国这块极富吸引力的市场。”他们企盼着两国早日建立外交关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