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澳洲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1-08
第9版(经济生活)
专栏:

  澳洲印象
本报记者班明丽
去澳大利亚,是欣赏异国情趣、旅游度假的好地方。金秋10月,随中国新闻考察团沿中国旅行社总社开辟的游澳洲一线走过,印象颇深。
澳洲东北部的新兴旅游城市布里斯班,沐浴着亚热带阳光而得“艳阳之洲”美称。这里紫外线强过其它地方两倍。在阳光普照下,一幢幢现代化摩天大厦与古典气息甚浓的历史性建筑交相辉映;向南可达太平洋的嬉戏场——42公里长的黄金海岸,这里是“冲浪者天堂”,勇敢者的风姿和艺术魅力令人喝彩;在梦幻般的电影世界遨游,除了眼花缭乱,就是“玩的心跳”,不免眼界一开。
到悉尼,最不能错过机会的是参观歌剧院。那座由在美国的丹麦人设计中标的建筑,风格独一无二,置身于堂皇瑰丽的演出大厅,更会生出一种陶醉之意。在堪培拉赏郁金香花;到墨尔本的农庄亲手烤肉、领略牧场风光,各有一番滋味。再到几个城市的公园与树袋熊合影,亲手喂喂鹦鹉和袋鼠,大有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短短几天匆匆而过,留下不少欢乐的迹象。
然而,欣赏之余发现,比那些美景秀色更促人回味的是,渗透在澳洲人中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文化。
    1与5的悬殊
华人创办的翡翠旅行社布里斯班支社接待我们的汽车一起动,年轻导游麦克先生就开始用不大熟练的中国普通话,介绍着南太平洋的这个新兴城市。
通往黄金海岸的路上,一幢幢小洋房英姿翩翩,风格各异,几乎找不到重样的设计。每一幢的房前屋后都是鲜花、绿草,小洋房像是嵌织在绿色地毯上的图案。无论从哪个角度举起相机,都是一幅美景。
麦克告诉我们,这是在政府的规划下实现的。如果想在这里买地建房,政府的规定是:买1000平方米土地,只允许建200平方米的住房,其余要建绿地。建房只占总面积的1/5,可见绿化重要。绿化不是见缝插针,可有可无,而是建设规划的突出部分,与住房建设构成一个整体。
当然,澳洲750万平方公里土地,1700万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两人。这是中国所无法相比的。但他们对环境的保护,首先重在建设,是有启发的。如果说,是大自然偏爱澳洲,把那么多、那么美的阳光、海岸、绿地给了他们,也不能不承认,这其中也有大自然对澳洲人建设环境的回报。
    垃圾的学问
垃圾是环境的敌人。在澳洲丝毫没有这种印象。
每户居民的小洋房边,普遍安放着一大一小两只垃圾桶。导游告诉我们,大桶是放纯粹废弃物的,由专人定期收运。小桶是存放吃剩的食物,用盖子把桶盖好,在阳光下晒上两周,桶中物就变成了可以施用的有机肥,是自家花园不可缺少的营养补品。主人在倒垃圾时自动把它们分类存放。
悉尼街头的墙角处,也有三只大桶。一只存放废品,另一只放废旧报纸,还有一只桶盖上面有两只固定的圆孔,是专门回收饮料包装的。行人走在路上,随手可把不同废弃物按要求投进不同的桶内。这里还鼓励小孩子把捡到的废旧饮料包装,售给回收部门,然后给他们少量报酬。作用不在于几枚硬币,是要使孩子从小参与垃圾的回收,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在首都堪培拉10月举办的花展上,满地郁金香花十分诱人。而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土坡上却散落着数只垃圾桶。初看,那些桶东倒西歪使人感觉这里是垃圾场,走近发现,原来这是花展的一部分。每只桶口有一堆土,上面开满鲜亮的黄花。细想,这独特的构思寓意不凡。它告诉人们,废物并不都废;它也告诉人们,美好的环境是可以创造的。小小垃圾桶给人一种自信的精神力量。
    同是自然界的主人
动植物在澳洲备受宠爱,不伤害它们是社会公德。这不仅是为了生态平衡,也因动植物与人同被视为自然界的主人。这里许多宣传品、信纸、信封、名片等,都印有动物标记;街头广场鸽子在行人中悠闲散步,飞来飞去;餐桌前,鸸鹋与人争食,毫无顾忌。
日落黄昏,到澳洲大陆南端的菲利普岛看企鹅归巢,更是难得的特色景观,我们驱车赶到了海边。
企鹅的巢分布在岸边的石缝间、树丛里。每次海潮退下,便有一批仙女般可爱的小企鹅留在海滩上等待归巢。这时,它们中间的领头者总要先走几步,东张西望地“侦察”一番,确认没有危险后,才返回招呼同伴,然后大家争先恐后地扭动着身躯奔回家去。此情此景,煞是喜人。但是,导游小姐提醒大家,当企鹅归巢时,不许使用带有闪光灯的照相机,否则,强光会刺瞎企鹅的眼睛。这么可爱的小仙女,谁舍得伤害它们的眼睛呢!
保护动物有时也会与保护植物产生矛盾,怎么办?
在墨尔本树袋熊保护区,一只只憨态可掬的树袋熊幽静地卧在桉树干上。在粗大的树干旁边,专门捆绑着一些小竹筒,里面放满桉树枝叶。
“谁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悉尼翡翠旅行社导游戴安娜小姐指着它问游客。有人答出:“给树袋熊吃的。”“树袋熊生活在高大的桉树上,抬头可以吃到桉树叶,为什么还要单独放上这个竹筒和枝叶?”游人回答不出。
戴安娜小姐说,树袋熊喜欢吃新鲜的桉树叶子,专门采来桉叶放在这些竹筒里,既可一饱它们的口福,也使它们寄居的桉树得到了保护。
    客人的参与
我们先后住过四家旅馆酒店。每一家的卫生间都有一张精美的台签敬致旅客,同时也向客人提出协助保护环境的要求。
布里斯班华美达国际酒店的三角形台签上写道:“华美达国际酒店是国际酒店环境保护委员会委员之一,我们诚意地邀请你们协助环境保护计划。”它还告诉客人一个知识:每天,酒店清洗部门都会清洗大量的浴巾和毛巾——其实大部分都是无必要的。因为这会导致大量的洗衣粉消耗而造成污染澳大利亚的清水系统。然后希望:“您们的浴巾和毛巾用过一次后,可挂在浴室的毛巾架子上,再次使用”,并称:“这是帮助保护环境”。其它几家酒店的台签,也都用不同语言表达了大致相同的内容。
当然,如果客人喜欢每天更换毛巾,也是可以的,只需按台签说明,将用过的毛巾放在卫生间地面上。
一个小小的台签,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对保护环境有着整体的思考和规划。不仅要注意毛巾卫生,也要顾及清水系统不被污染,否则,会带来对环境的更大危害。凡是踏上澳洲土地的人都应维护这个环境。
澳大利亚有发达的农业,小麦出口量很大,畜牧业的雄厚基础使它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也有丰富的铁矿和钢铁、石油工业,但是,很难看到这些对环境的污染。这里,先进的防污、治污技术起着关键作用,也有赖于澳大利亚人在保护环境方面较高的素质。
中国是澳大利亚较大的贸易伙伴。澳方看到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失时机推出旅游项目,使澳洲成为第一个向中国开放的旅游点的发达国家。最新数字显示,今年头7个月,来自中国的游客已经达到1.5万多人。旅游业的创汇量已经超过羊毛出口,发展为澳大利亚最大的产业。(附图片)
澳大利亚昆士兰省黄金海岸的沙滩,每天清晨由特制的清沙机进行整理,机器走过之处,沙子细腻干净得像面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