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柳侯祠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1-08
第12版(副刊)
专栏:千古风流

  柳侯祠忆
俞律
七年前赴广西柳州公干,得有机会游柳侯祠、鱼峰山、东门楼诸胜。如今鱼峰秀色,已渐淡忘;东门壮观,也只剩下一片遥影了。只有柳侯祠的一切,还牢牢地控制着我的记忆。
柳侯祠的风烟,未必比鱼峰山与东门楼更动人,它所以使我经久不忘,乃在此祠主人公柳宗元的道德文章。想当年,一位年轻的导游侃侃而谈,谈王叔文集团的革新政治的抱负和他们的失败的原因;谈八司马被贬南荒;谈柳宗元当柳州刺史的德政——革除弊政、解放奴婢、兴办文教、破除迷信……正是由于这一切,使人经久不能忘情于柳侯祠,因之而不能忘情于整个柳州。
从前在中学读书,老师命背韩愈《柳子厚墓志铭》。韩愈的文章相当深奥,读通且不易,何况背诵!只因他具体写了柳宗元在柳州的德政,写了他的正直的情操,所以背熟全文似乎并不曾费太多的精神。至今犹记他为柳宗元的不遇所发出的叹息:“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
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柳宗元舍己为人的记述:柳宗元贬柳州刺史,他的朋友刘禹锡同时贬播州。播州在贵州境内,就是所谓“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地方,当时瘴疠流行,险恶可知。而刘禹锡老母尚在,柳宗元不忍刘母子同去这苦地方!于是毅然决然请求用自己的贬地柳州去对换刘禹锡的播州,后来皇帝老官想想,自己也有个老太后在,不忍刘母去播州受罪,才让刘禹锡改刺连州的。
这与柳宗元的德政比,不过小事一桩。而韩愈却大大地发挥了一通,说世上好朋友之间,往往为一点小利害关系,就翻脸不认,甚至落井下石,和柳宗元的见义勇为比,实在太可愧了!
从前海内城市,差不多都有文庙和武庙。孔夫子和关公是影响最大的了。不过前人对孔与关的崇拜多少有点抽象,而像柳宗元这样以道德文章传扬后世的,虽然祠庙只限当地,而胜迹内涵却十分具体,登临一游,受益最多。至于以声色名世的,譬如南京的秦淮八艳,固然也有些遗迹示人,却只做得人们茶余酒后的闲谈资料罢了。我每临“李香君故居”,总想向历史发问:十里秦淮,古来多少英雄出没,豪杰行止,却缘何都没有故居可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