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阅读
  • 0回复

“希尔顿”与“和平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3-01
第6版(国际)
专栏:苏丹通讯

  “希尔顿”与“和平村”
本报记者刘水明
在苏丹首都喀土穆的希尔顿饭店里,一位年轻的欧洲游客饶有兴味地向记者谈起他的观感。他说,他和几位伙伴是抱着“探险”的心情来苏丹的,并且自带了电筒、药品和巧克力、饼干之类的食物,以应不时之需。然而,令他们“失望”的是:现实情况比西方某些传媒所说要好得多!这位游客说:“我们在喀土穆转悠了两天,既没有看到面如菜色的饥民,也没有看到什么倒毙街头的饿殍。看到的是宽阔平直的道路,井然有序的建筑,浓荫蔽日的绿树,整洁美丽的市容。”他后悔不该轻信别人带了那么多“赘品”。他还拍着沙发扶手用惊讶的口吻说:“真没想到,在喀土穆居然还有希尔顿这样环境典雅、服务优良的五星级饭店,还能吃上法国、意大利、德国、墨西哥、印度、中国和阿拉伯风味的饭菜”。
显然,希尔顿饭店是管窥苏丹的窗口之一。记者注意到,这座9层楼的建筑内,3部能载18人的自动电梯整日运转不停。白天,饭店门前车水马龙,各种肤色的客人进进出出;入夜,大部分房间灯火通明,咖啡厅内座无虚席,看来希尔顿饭店的生意相当不错。据说在喀土穆像希尔顿这样的饭店还有好几家。这至少可以说明,苏丹并没有与世隔绝。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吸引外资,苏丹正在全方位地向世界开放。
苏丹的进步和发展是客观存在,如同它面临的困难不容忽视。为了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苏丹,记者走访了一座专门收留灾民的“和平村”。这座“和平村”离恩图曼20多公里,居住着约7万为躲避战乱而背井离乡的南方灾民。“和平村”设立了医疗卫生、社会服务、食品供应和教育中心,负责管理灾民的日常生活,向他们分发政府和有关机构提供的物资,从粮食、衣服到饮用水,无所不包。“和平村”内有一所学校,对学龄儿童进行义务教育,开设了6个班,现有学生775人。
“和平村”是苏丹10年来内战的产物。据统计,战争使苏丹每年耗资1亿美元,占国家财政预算的1/5;使近300万南方人流落北方或邻国沦为难民。内战不止,南方大片土地荒芜,矿山废弃,资源得不到利用,建设无法进行。内战是苏丹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最大障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去年苏丹的国民经济增长率高达9.6%。倘若没有内战等不利因素的制约,苏丹的发展速度自然会更快些。因此,解决内战和南方问题是苏丹南北方人民的共同渴求。苏丹政府为尽早和平解决南方问题正在不懈努力。
除了本国的灾民外,苏丹境内还有数以百万计的非洲邻国难民。要保障这些难民体面地生存下来,并非易事。苏丹政府自身的经济负担本来就够重的了,可国际上有些人借“人权”这个幌子,还不时向苏丹政府提出各种非议和责难。凡是考察过苏丹认真而卓有成效的难民救济工作的人,都认为那些指责是不公道的。
从希尔顿饭店到安置难民的“和平村”,记者看到了苏丹的全景,实地感受到这样一个非洲国家的希望和面临的挑战。
 (本报开罗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