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怎样才能使青年人才健康成长?邹承鲁说:不要急不要捧不要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1-12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怎样才能使青年人才健康成长?
邹承鲁说:不要急不要捧不要压
本报北京11月11日讯记者贾西平报道:“科学家的声誉,只能依靠过硬的工作来建立,靠新闻界的大树特树是树不起来的。”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物理学家邹承鲁,今天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的“治学态度与科学道德”报告会上,向与会者发出的忠告。与他一起作报告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学家陈述彭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杨乐。
邹承鲁说,社会各界对我国科学界人才断层感到忧虑,但切忌不要急,不能揠苗助长,重要的是应千方百计地为他们提供机会,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他同时劝告青年科技工作者自己也不要急,一项工作完成之后,还是先等一段时间,观察同行的反映。“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这位在50年代就为我国人工合成胰岛素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提醒青年们警惕“好心的吹捧”。他说,过多的不切实际的宣传,不是对青年人的爱护,反而会助长某些人的自满情绪,阻碍他们的进步,或在同行中造成孤立。
邹承鲁最后说,给青年人压担子,应主要指在业务方面放手使用,不可把过多的社会工作压在他们身上。在科学上要有所成就,就要求一个人贡献出全部的时间、全部的精力,不可能有什么“第二职业”。过多的兼职、过多的抛头露面,只会毁了一个有前途的青年科学家。
今天作报告的另外两位科学家,也勉励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树雄心,立壮志,依靠扎扎实实的高水平的工作来提高自己的声誉,来提高中国科学界的声誉。也只有经过长期扎实的工作,我国才能涌现出一大批高水平的人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