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阅读
  • 0回复

冲向海岸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观念变化述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3-01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冲向海岸线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观念变化述评
新华社记者贾奋勇本报记者潘跃
相对于沿海,中国的中部和西部民族地区目前还不是改革开放的热点地区。在沸腾的沿海和相对静寂的民族地区之间,似乎有着无法克服的地理、物质和观念的距离。
但是,1993年,在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中,人们都会感到民族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从干部到群众,从经济发展到精神文化,民族地区正努力追赶发达地区,正奋力向海岸线的水平看齐。“冲向海岸线”,这已经成了广大内陆民族地区奋斗的目标。
仅1993年上半年,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云南、贵州、青海等民族八省、自治区国民生产总值就达1087.7亿元,同比增长12.4%。同期,这八个省区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37.57亿元,同比增长8.9%,大大高于全国地方财政收入平均增长1.4%的水平。八省区的对外开放更是日新月异。1992年,八省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已达40亿美元,同比增长35.8%。1993年上半年,八省区外贸额和外资引进水平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外贸总额完成20.9亿美元,仅云南和内蒙古两省区上半年就批准引进项目437个,广西利用外资额更空前地增长了60%。
伴随着不断提高的统计数字,民族地区的各种运输设施也在向海岸线延伸。宝中铁路、南昆铁路、兰新铁路复线以及许许多多的公路、水运设施,正在民族地区加紧建设,正在把民族地区不停地向大海推进。民族地区的各种物质手段也在全面地追赶沿海,中西部许多民族山区都已利用天然优势,实现了生活电气化。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属各县的发电量大都供大于求。而在广西的许多地区,最现代化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已成为很普遍的事物。
不过,更为重要的是,与统计数字和运输线路一起,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的观念、意识也已越过千山万水,正在向“海岸线”接近。鄂西恩施州的领导们,年年都要组团到沿海发达地区认真学习、取经,这大大更新了他们和全州人民的观念。以前,他们更多地考虑本地如何偏僻,如何需要帮助。现在,他们每天都在认真计算自己与沿海地区的地理和心理距离,他们每天都在算计如何为本地的特产赢得海外市场。中越边境的东兴走出战争和对抗的雾区,人们的目光就投向了遥远的大洋洲、东南亚。自治区党委书记的话让人难忘,他说,我们广西北部湾沿海是整个西南的出海口,只有我们率先冲向大洋,腹地的广大地区才能真正尝到大海的味道。
在云南中缅边境,人们更能感受到民族地区冲向大海的宏大气势。在接受了东部沿海新观念的洗礼之后,这里的人们发现,他们处于一个很好的地理位置。于是,他们掉头向西、向南,向印度洋的海岸进军。一时间,穿越横断山区出现了多路竞进的局面。德宏州陇川县自己出资在缅甸的土地上修路,90公里的山间大路一直通向伊洛瓦底江边,许多人以为替别人修路不合算,县长却气势不凡地说:这是我放向大海的长线,一条路让我们拥有了全世界,还有什么比这更划算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