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阅读
  • 0回复

雪山不会忘记阿坝自治州州长泽巴足关心国防建设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3-01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雪山不会忘记
阿坝自治州州长泽巴足关心国防建设的故事
肖坤友王卫红曾祥荣
初冬。成都军区代号“939”演习部队挺进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区,立刻被雪山草地上一片炽热浓烈的氛围包围。
州长泽巴足带领州慰问团,拉着100只羊、30头牦牛翻过雪山冰峰,入茫茫草地慰问演习部队。
汶川、理县两个县城的鞭炮、水果都被拥军的群众抢购一空,他们自发地站在街旁,舞着哈达,燃放鞭炮。
身着藏袍的姑娘、小伙子们头顶飞雪给部队送来滚烫的酥油茶和咂酒。
在泽州长率领下,全州78万藏乡儿女再现当年“十里送红军”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面。
演习部队总指挥、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廖锡龙中将拉住泽州长的手,动情地说:“就是铁石心肠的汉子,见了这感人肺腑的场面也要流泪的!”
那年,泽巴足当选为四川省阿坝州人民政府州长。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是带着财政、建筑和军分区等单位的同志,到红原县那个破旧的民兵武器库前现场办公。
开会的议题只有6个字:“筹钱修武器库。”局长和科长们叫开了苦:“州长,我们州委、州府的木楼子,一个人上楼全楼都响,都要垮喽。”“州长,州里的财政赤字已达好几千万了……”
“同志们,我们阿坝州再穷,不能穷了部队,不能让部队的武器没有安全感。”州长一席话,说得大家没再吭声。这一次会,筹措资金23万元。次年春夏,雪山草地上建起西南地区第一个全自动监控武器库。以后的4年里,在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援下,军分区和13个县人武部相继建起了民兵武器库、教导队,新建和改建了人武部住房。
如此重视人武部工作,在经济发达的内地倒不觉什么,但在目前尚处于发展中的民族地区阿坝州,实在是难得。
在阿坝州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经济发展还不算兴盛,但共和国军营里的阿坝籍战士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自豪:军人家庭的优抚金高于内地甚至沿海一带经济发达地区标准。
这个标准就是州长泽巴足定的。
泽巴足扳着指头给我们算了一笔帐:他的13个县的县长、县委书记,有11个是退伍转业军人,占80%,各县的部、局级领导中转业干部占70%,光是州府机关的转业干部就有150人之多。1987年以来,退伍战士安置率为100%。
这一串数字向人们显示这样一个事实:复员转业军人成为阿坝州的各级领导;阿坝州重视复员转业军人的安置工作;阿坝人民厚爱子弟兵!
泽巴足说:“我们阿坝就业再困难,也要克服困难安排部队回来的同志;我们再穷,也要给军嫂们一碗饭吃。因为,我们阿坝州的经济要腾飞,离不开他们。”多么朴实的肺腑之言啊!
每年退伍战士未到,州里的安置计划就已经出台。尤其叫人感动的是,每年的转业干部一到,泽巴足都要逐个找他们谈话,征询安置意见,尽量让他们满意,有时亲自为他们联系工作单位。
泽巴足在一份材料中这样写道:“阿坝这块8.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浸染着先烈们的碧血,具有光荣的双拥传统。我们新一代阿坝人,要把先辈留下的这为世人所颂扬的传统,继承和发扬下去,把雪山草地变为人民军队的大后方。”
那一年秋,泽巴足还是阿坝县委书记。驻军部队要精简,大批来自农村的即将随军家属将随着丈夫回归故里。泽巴足找来县民政局长和有关部门的同志开会,他的口气十分沉重:“部队精简整编,驻在我们这里的解放军要走了。这些干部把青春献给了雪山草地,苦了自己,苦了他们的妻子儿女,我有个愿望和要求,无论指标多么紧张,请大家也要想方设法把所有够条件随军的家属的户口都办成城镇户口。因为军嫂们苦盼几年甚至几十年,跟着丈夫来到这雪山草地吃这么多苦,而今要走了,我们给她们办件好事,完全应该。”
泽巴足说到这,心情非常激动。他那颗为军人办实事的赤诚之心,深深地打动了在坐的人。就这样,尽管困难重重,但几十位军嫂的户口都由农村转为了城镇。
泽巴足常对人们说,是党和人民军队把他从一个马背上的牧童,培养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州长。回顾自己短暂的成长过程,3年军旅生涯最令他自豪和难忘。他动情地说,3年军旅生涯铸造了他的人生观和性格。
作为州长,泽巴足更注重武装工作,从政策上倾斜。为了充实人武干部队伍,他规定每年从招干数目中拨出指标,用于招聘基层人武干部,把每年分来的部队大中专学生充实到人武部门,使人武干部始终保持年轻化、知识化。此外,他还注重从难从严摔打民兵,抓好以劳养武,组织民兵训练。几年来,阿坝州的地方武装力量已经自成体系,初具规模,不断壮大,现已拥有3000多人的民兵应急分队,并且训练有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