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让教育之水畅流——关于拖欠教师工资问题的述评(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3-03
第1版(要闻)
专栏:

  让教育之水畅流
——关于拖欠教师工资问题的述评(下)
本报记者李宏伟
综观拖欠教师工资问题,有一些值得深思的反常现象。
从横的方面看:有的地方很穷,却没有发生拖欠;有的地方很富,拖欠却照样存在。
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复杂。有的地方尽管很穷,却把该给教育的钱都用在教育上,保证教育经费渠道畅通无阻,因而没有发生拖欠。有的地方尽管很富,却把该给教育的钱挪作它用,堵了教育经费之渠,断了教育之水,自然要发生拖欠。
从纵的方面看:在困难的时期,没有发生拖欠;现在各方面条件好了,反而大面积发生拖欠。
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教师工资专款专用,“打油的钱不能买醋”,总的说来没有发生拖欠问题。在财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基层的财权大了,有的领导以为“办教育只见投入不见效益”,就自作主张将用于教育的资金纳入统收统支,用来盲目地上项目,搞开发区,买小汽车,盖小洋楼……久而久之,教育经费之渠干涸,教师工资拖欠。
透过这些现象不难看出,解决拖欠问题,必须疏通教育之渠,把截留的教育经费抽回来,真正用到教育上,保证教育经费之水畅流。
拖欠问题并非顽症。彻底解决拖欠必须采取治本的办法,建立一种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的保障机制。从没有发生拖欠或解决拖欠问题比较好的地方的经验来看,这种保障机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理顺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在经济落后、财政困难,不能保证教师工资按期足额发放的地方,地方政府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将预算内教育经费中的人员经费由乡管统一改为县管。即乡财政将预算内教育经费中的人员经费上缴到县财政,财政部门核定后足额拨付给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专款专用,按期足额拨付到学校。县财政在作预算时,要保证教师工资人头费留足,增加公用教育经费不留缺口。
——完善现行农村教育费附加征收和管理办法。在不改变“乡筹乡用”的前提下,一律实行“乡收、县管、乡用”的办法。使用中应首先保证中小学民办教师工资和退休民办教师生活补助费中的乡筹部分。
——建立教育经费投入的监测系统。依据《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一套教育监测的指标体系。按照经济发展的速度确定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应由人大、政协、教育、监察、审计等部门人员组成专门组织,负责监督教育经费的预算和核拨等工作。
——设立发放教师工资解困资金,帮助缓解一些县乡确因财政困难或自然灾害等原因一时不能按期发放教师工资的困难。县财政有困难不能保证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要研究上一级财政如何发挥调控职能,给困难地区以适当财政支持,帮助因自然灾害等突发原因减少财政收入的地区,能及时发放教师工资。各省、自治区对落后和贫困地区要给予专项补助,中央对贫困县的专款规定用于教育的部分首先用于发放教师工资。
——层层建立发放教师工资责任人制度。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财政和教育部门为第二责任人。各级领导在财政预算和拨款时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要把教育工作的实绩和如何贯彻实行《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把保证教师工资发放列入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的任期责任目标。
——严格执行中央规定,拖欠教师工资的地方,不准兴建楼堂馆所,不得购买小汽车。各地预算外资金收入要首先用于弥补拖欠教师的工资。有关部门将拖欠教师工资情况与各地报批的教育项目挂钩,凡有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的地方,缓批甚至不批建设项目。绝不允许挪用教师工资去铺摊子、上项目、搞建设。
——强化法制观念,严肃财经纪律。要加强对教育经费核拨、使用的财务监督和审计,对随意挤占、截留、挪用教师工资,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坚决查处。
有了根治拖欠的办法,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另一个方面,关键在于领导重视与否。
一些领导同志谈起教育的重要性,常常振振有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紧不能紧教师”、“尊师重教”等等,而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又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一些地方宾馆越盖越高级,轿车越坐越豪华,筵席越摆越铺张,而教育却热不起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究其原因,是一些领导对教育缺乏足够的远见,没有认识到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只图眼前,急功近利,争相铺摊子、上项目。这样做,不仅冲击了教育,经济也不可能真正搞上去。
现在全国上下许多人都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邓小平同志在三卷中说:“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我们不论怎么困难,也要提高教师的待遇。这个事情,在国际上都有影响。”邓小平又说:“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
当今世界,在人类携手迈向共同未来的历程中,日益获得这样一个共识:教育是基础工程,没有教育就没有经济的发达、政治的繁荣、文化的昌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向世人忠告:“社会靠教育才能改变,社会靠教育才能实现新的项目;靠教育我们才能掌握未来。”
90年代的中国,正面临着时代的挑战。而归根结底还是人才之争,教育之争。可以说,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中国。
但愿不再发生拖欠教师工资的事情,但愿不再给中国的未来打“白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