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扬帆市场——南阳棉纺织厂提高经济效益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1-18
第2版(经济)
专栏:

  扬帆市场
——南阳棉纺织厂提高经济效益纪实
张明海叶峨峰李荣太
有人说,市场是一匹难以驯服的烈马,在全国纺织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河南省南阳棉纺织厂靠转换机制、苦练内功,成为驾驭市场烈马的驭手。
1991年以来,该厂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分别以12.86%和18.08%的速度递增;今年1至7月,实现产值1.42亿元、税金938万元、利润1053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7.86%、1.35倍和8倍;今年1月至7月人均创税利4315元,比去年全年增长55%。
令人怦然心动的数字,驱使我们去探寻南棉崛起的奥秘。
    产品质量,是抢占市场的有力武器
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用户对质量的挑剔也越来越苛刻。南棉根据销售部门反馈的信息,大打质量攻坚战,精益求精的产品一次又一次满足了用户需求。
该厂生产的精梳32支纱,各项指标均超国家标准。1991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出口日本、美国、香港、东南亚等地。1991年底,全国纺织行业供过于求,用户对这个素负盛名的产品由排队抢购,转而以“上帝”的身份到企业横挑鼻子竖挑眼。为了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南棉以用户的标准为标准,在查找不足的基础上,开展一条龙质量攻关活动,定机台、定人员、定措施,设立单项奖。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使该产品质量由(89)乌斯特公报的50%水平,提高到25%—5%。精梳32支纱的销售市场仍坚不可摧地控制在南棉手中。
1991年河南省外贸纺织品进出口公司、深圳豫达工贸公司等多家用户,到南棉登门求购高支定长无结优质纱线。生产这种纱线必须采用适应国际一流水平的络筒机械。南棉当机立断,不惜投资120万美元引进了意大利6台自动络筒机,很快生产出了高支定长无结纱,满足了用户的需要。现在该产品在广州、深圳、海南等沿海地区畅销不衰,用户由原来的6家发展到20多家,销量从每月30吨提高到150吨以上。
    调整结构,是走向市场的助推器
南棉的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捕捉到这样一条信息:生产夏季布料所需的11支合股麻棉纱,在香港价高量小,国内生产厂家很少。这条信息到厂的当天,他们一天之内召开了三道会。在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决定迅速调整生产,下马21支棉纱,上马11支合股麻棉纱。他们当天安排原料、当天下达工艺、当天安排计划。前后不到半个月时间,新产品便投放了市场,很快抢占了市场制高点。等到国内其他厂家生产出11支合股麻棉纱投放市场的时候,季节已经过去。南棉当年开机4个月,累计生产450吨,销售收入达630万元,与原纺品种21支棉纱相比,净增加附加值135万元。
为适应产品结构调整,南棉同时还抓住新产品开发不放,坚持做到开发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每年开发新产品5至7个。近年来,南棉的新产品开发显现出一条清晰的轨迹:产品档次由中低向中高转移,产品结构由单一向多元化、复合化转移,产品生产由大路货向名优高新转换。目前,他们已经拥有纯棉、麻棉、涤棉三大系列35个品种以上,形成了宽、中、窄幅,高、中、低档,前后配套的多品种、多结构生产格局。
    技术改造,铺就通向市场的快车道
虽然这个厂1990年以前已经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与建厂初期相比纱锭增长了4.4倍,织机增长了1.1倍,但厂长李兴敏说: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到别人超过我们的时候,才大梦初醒就晚了。我们没有理由沾沾自喜,固步自封。他们经过大量的艰苦的考察论证,于1992年8月在班子成员的全力支持下,推出了“高起点引进先进设备,高标准消化先进技术,高质量提高产品档次,高目标扩大创汇能力”的战略目标,并迅速迈出技术改造的步伐:先后引进了9种先进设备,并对原有的270多台(套)国产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使全厂设备达到1/3国际一流水平、1/3国内一流水平。引进设备工程投产运行之后,年新增附加值570万元。3年多来,新辟了江苏、浙江、四川、云南等地的10多个销售基地,新增了5个出口国家和地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