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一部绣像汉代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1-18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一部绣像汉代史
行者
河南南阳西汉时即为“商遍天下,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东汉时又为刘秀的发迹之地。经济、政治的发达造就了南阳汉代的灿烂文化,加上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们厚葬之风炽盛,为后世留下了众多高品位的文物实证。其中南阳汉代画像石刻更是南阳汉文化的一绝。
南阳汉画馆是一个艺术的宝库,有人称之为河南的敦煌。鲁迅先生生前对南阳汉画像石极为关注,托人收集拓片200余幅。他曾说:“唯汉人石刻深沉雄大。”
吴冠中先生平生激动过三次,第一次是在法国看印象派一个大展,第二次是看西安霍去病墓前石雕,第三次是参观南阳汉画馆。他说:“我简直要跪在汉代先民的面前。”
美学家王朝闻先生则称南阳汉画像石为“难以匆匆理解的文化现象”,并断言:“这一艺术宝库的价值在未来将更加光辉。”
历史学家翦伯赞则从历史的角度誉其为一部“绣像汉代史”。
南阳汉画馆馆藏汉代画像石1700余块,属全国之冠,且多为汉代画像雕刻艺术最为成熟时期的作品。
汉代贵族阶层的生活,是南阳汉画像石的主要表现对象。不尽的重楼高阁,骈驾飞驰的轺车,满案的山珍海味,隆重的拜谒礼仪,成群的奴婢侍从,紧张的骑射田猎,其排场与骄奢,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舞乐百戏也得到酣畅的表现。金鼓管弦齐鸣,长袖飘舞,姿态妙曼。斗牛、角抵,惊心动魄,跳丸、蹴鞠、吐火,神态自如。
一些历史故事,被极其概括、洗练地再现于灵石之上。“鸿门宴”上引弓待射,“荆轲刺秦王”千钧一发,“二桃杀三士”把仁义与奸诈铸成一个大大的问号,“伯乐相马”传达着不尽的哲理与艺理。
南阳汉画像石是原始自然形态的文化尚未低落,而人文文化已上升到相对高度时二者相结合的产物,其线条的基调仍然是简约、古朴、厚重。线条的装饰意味明显,而造型能力很强,无论官吏、庶民、奴仆、文官、武士、富商、地主,无不具有鲜明的身份和性格特征。虎不好画,“画虎不成反类犬”。但南阳汉画中的虎都刻画得生动传神。不管是张牙舞爪的猛虎,山谷中的啸虎,还是捕食的饿虎,慵懒的祥虎,形象各异,神态不同,但无一不显露出不可一世的虎威。
南阳汉画与其它地区汉画的一个明显区别,是它没有繁密的位置经营,没有分层分格的图案排列,也没有把不同的题材罗列在一起,而是一个画面只表现一个主题,构图疏朗明晰,画面的情节关系非常鲜明,是中国美术个性的肇端,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则和规范。
艺术的力量、幻想的力量有时候是巨大的。从汉画馆出来,我们与有限的几位游人都感到了一种幸运和满足。但我们还不能说我们已经完全理解了它,我们等待着另一个机会的降临。我们还希望有更多的人从繁杂的事务中抽出身来,一睹这部“绣像汉代史”。(附图片)
斗虎
阉牛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