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我的德国朋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1-19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我的德国朋友
曹庆学
早闻西方人情淡薄,偶见报载留学生得洋房东多助,颇羡其走运。抵德之初,我栖身大学外宾楼,没有房东,一丝怅憾。见日耳曼人多不苟言笑,正襟轩昂,果不虚传。然一年下来,我结交了不少洋友,渐明悉貌似冷峻的老外,并不乏热肠爱心,无论家庭亲情,还是朋辈友谊,同样善济乐施,惟不主动相帮,恐伤人自尊。
即将退休的中学教师格奥令,是我给其母治病中认识的。她送我变速单车代步,其友哈哥曼也把“坐骑”给我妻子,还配上小车椅,我一家三口又如在国内,骑哉悠哉。德国幼儿园少,通常孕时登记,三年后得入便已不易。旅居的外国孩童入托极难。然而格奥令又打电话,又登门游说,“外国专家客访工作,我等应尽地主之谊”云云,竟事成。平素我的税务、保险,甚至装电话等事皆借她之力。后来我们在科隆易宅安居,搬家运输,在新寓附近安排另间托儿所,向各方发函更改地址等,均得她热心帮助。然而当我们要言谢时,她却道:“莫谢。倘我在中国,你也会如此待我的。”
年近花甲的检察官冯·卡丕和卡曼姐妹,住在四十公里外的小镇,却常接我们去作客。我手书的“热烈欢迎”字幅,被她们视为艺术品,镶以镜框,悬于门厅,与每位访者照面。跟大多数德国人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一样,她们也力图向外国友人更多地展示祖国的风采。去年秋,她们带我们去恩格斯故乡伍佩尔塔尔,乘坐空中悬吊电车,饱餐山城秀色。今年又陪我们参观北方最大的古堡史路斯堡,领略班贝克的古朴、慕尼黑的婀娜、阿莫湖的水光山色和巴伐利亚的田园风情。她们觉得给我们帮助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你们是远方的来宾”。
《二十世纪西方艺术家辞典》收入的著名德国画家措伊默,也是我们的好友。他在京、沪、宁办过画展,很熟悉中国。造访我时,居然携来徽茶、麻油、豆腐等“中国风味”。最近,又驱车往返一千公里,带我们观光汉堡、卢卑克,解我思乡之情。因为驻足名港的易北河边,那船那桅,似曾相识,仿佛又回到故土青岛;漫步东海的卢卑克湾岸,这海这滩,如梦萦回,似乎又置身家乡胶州湾畔。当我引经“海内知己,天涯比邻”,抒发感触时,谁知这位德国丹青名家竟据典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