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艺术大师伊萨克·帕尔曼拥有琴弦上的世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1-19
第8版(周末)
专栏:海外艺苑

  艺术大师伊萨克·帕尔曼拥有
琴弦上的世界
世界最杰出的小提琴家伊萨克·帕尔曼与以色列爱乐乐团合作,在指挥大师梅塔的指挥下,即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登台。
伊萨克·帕尔曼登上舞台时都是众目所注。他轻灵地拄着拐杖,穿越一个个乐谱架,仿佛是一位普通的小提琴家,自然地找到自己的演出位置。他坐下,接过指挥递来的琴,收紧宽阔的胸膛,面带微笑地开始拉琴。
伊萨克·帕尔曼1945年生于特拉维夫。父亲查姆·帕尔曼是理发师,与母亲肖夏娜·帕尔曼30年代从波兰分别来到巴勒斯坦后才相互认识结婚。伊萨克是两老的独子。小提琴家叙述过他的历史,还在3岁那年,他从广播里听到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就从此爱上音乐。“也许是种化学反应吧”,他这样思索过。过4岁生日时,父母为他买了一把儿童小提琴。几个月后,他患上小儿麻痹症,双腿从此不能动,但他开始拉小提琴了。他回忆道:“父母不理解我怎么还会这样快乐。我是为我能做事而快乐。我能做的事就是拉琴。”
帕尔曼的美丽妻子托比曾在纽约著名的朱丽娅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但她放弃了以此作为一个可能是极有前途的职业。她说,帮助她丈夫克服残疾障碍的不能仅靠天赋,要“养育伊萨克内在的自信,使他能自我充实。”
尽管他常不在家——他每年要赴世界各地演出90多场音乐会——但一有可能,他便尽量回纽约与妻子儿女过星期五的夜晚(他有五个子女,其中24岁的娜瓦已是钢琴家)。“我在一个传统的家庭长大,我自己的家庭更传统。我已决定不再在星期五的晚上演出”,帕尔曼平实地说:“这不成问题,人人都要受某种约束。”
帕尔曼1958年离开以色列,应邀赴纽约在埃德·萨利文电视节目以色列专题中演出。前以色列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查姆·托巴记起见到年轻的帕尔曼在电视上演出时的情景。“从最初的一刻开始,事情已很清楚,”他说,“他就是天才。”随后,帕尔曼和其他以色列人一起,以“埃德·萨利文新星系列”的名义周游全国,接着继续他在朱丽娅音乐学院的学业。
正处于事业巅峰的帕尔曼,面临各方面的挑战:今后向何处去?作曲家曼那欣·朱赫批评他未能扩展他的保留曲目,未能吸收许多现代作品。“他应意识到他对艺术的延续有责任,要使这一领域存活下去。”有意思的是,帕尔曼对此表示同意,但他声称他的双手常常被听众和乐队管理人员的保守口味所束缚,那些人要的是耳熟能详和安全保险。他还承认,在演奏古典作品时,必须小心不“使自己流于机械”。他说,独奏音乐会和室内乐提供了一种振兴自己的方法,可使自己常葆青春。
帕尔曼也不躲避通俗音乐形式的挑战。例如,他在约翰·威廉姆斯为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所作的配乐里表演小提琴独奏,还在公共电视节目“芝麻街”中演出。他为有机会使儿童从幼年起即能体会音乐之美而欣慰。
(舒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