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圆我工业强国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1-21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圆我工业强国梦
新华社记者杨宁本报记者何黄彪
今年初冬,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汽车工业大都会底特律传来:被看作当今世界“制造业界诺贝尔奖”的“大学领先奖”,被中国的国家CIMS工程所摘取。
美国时间11月14日晚,辉煌的灯火把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总部大厅映得通亮。在闪光灯与掌声的交汇中,英姿勃发的吴澄教授代表中国国家CIMS工程走上领奖台,双手捧起了水晶般闪亮的奖杯。
CIMS代表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对许多人来讲还是个新鲜的名称。事实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是自动化领域的一项前沿课题,这项高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工业企业大大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缩短交货周期、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大学领先奖”由国际权威性学术机构——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所设,每年在世界范围内授予在推动工业自动化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单位。获得这项大奖即意味着CIMS工程技术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此奖曾7次被美国的著名大学摘取,我国是第四个获此项殊荣的国家。
世界权威杂志美国《制造工程》高度评价说:从建在清华大学的CIMS中心可以看到,中国将作为新的工业强国出现在世界舞台。
    驾驭世界高科技龙头
本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作为国家经济主要支柱的制造业,也进入了一个巨大变革时期。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企业组织结构和决策准则,已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
为求得生存和发展,企业积极寻求运用先进生产方式对企业体制进行深刻改造。1974年,美国约瑟夫·哈林顿博士提出了一种新思想——CIM。这个新的科学思路就是用计算机通过信息集成实现现代化的生产制造,求得企业的总体效益。它的运用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快速反应能力,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80年代中期,各工业发达国家都对CIM给予很大关注。美国政府将CIM列为影响国家经济命运和地位的22项关键技术之一;欧共体在实施信息技术研究发展战略计划中制定了专门的CIM计划;德国、日本也制定了类似计划……
然而,我国一直与CIM无缘。1984年,我国著名机器人专家蒋新松前往美国考察,偶然得到了一本程序自动化的书。历史将一个重要的契机交给了一个富有使命感的人,连美国人也没有想到,在这一领域,他会成为世界舞台的佼佼者。
凭着对科学的敏锐和对自动化领域的渊博知识,蒋新松意识到,制造业自动化的发展,将会把机械工业引导到一个新的方向。本世纪末,CIM将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场新的工业革命,而我国在这方面却落后甚远!
必须驾驭世界高科技的龙头!激动中的蒋教授感到了肩上担子的分量。
整整两年,他完全沉浸在对CIM的研究中,整日冥思苦想,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CIM之路。发达国家在工业自动化的进程中,首先建立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等一系列孤立的系统。后来在将这些孤立的系统集成化的过程中,他们付出了巨大代价。中国不能再重复发达国家的弯路,中国需要从高起点上起步。针对国外提出的CIM理论,一个更注重实践的新概念“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渐渐在他头脑中形成体系。
1986年4月,在“863”计划自动化领域专家讨论会上,蒋教授力主把CIMS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战略。他说,CIMS是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技术基础。作为一项高技术研究项目,不少关键技术国际上也未解决,需要我们跟踪;CIMS又是一项应用性很强的研究项目,不能脱离现有的技术水平和中国的现状来建设CIMS工程。
经过专家严密论证,1986年CIMS被列入我国“863”计划。1988至1992年,国家投资3700万元,在清华大学建成我国第一个CIMS研究实验基地。
人心齐,泰山移!来自清华大学、原航空航天部、原机电部等11个单位的数百名科学家团结协作,顺利攻关。短短几年内,他们在建设过程中共取得46项技术成果,其中20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鉴定会上,国内专家对CIMS工程的建成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培养了一支技术队伍,起到了跟踪国际高技术的发展及对我国工厂自动化的牵引与导向作用”。
在国家CIMS中心,奇迹竟会这样出现:只要人们在总控制室签完字,驱车500米,到达模拟工厂,签写的笔迹就已通过CIMS系统原样镌刻在水晶玻璃板上。这足以显示我国CIMS工程设计制造的速度之快。专家介绍说,在实际操作中,只要修改零件数据,新的零件制造方法便马上传送到工人手中,工厂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欧共体有关专家参观了中国的CIMS工程后感叹道:“中国的CIMS工程才是真正的应用工程,我们要到中国来搞应用工厂。”
    为圆工业强国梦
工业强国,多少代人同怀的一个梦想。当我们面对如潮涌入的舶来品时,这种感觉尤为强烈。
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生存、发展,就必须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供更好的服务。国家CIMS工程负责人吴澄教授说,解决以上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施CIMS。
这决不是自我吹嘘。早在1985年,美国科学院对美国在计算机集成制造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五个公司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采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可以使产品质量提高2至5倍,设备利用率提高2至3倍,生产率提高百分之四十至七十,生产周期缩短百分之三十至六十,工程费用、废品率、人力费用等均大幅降低。
1989年,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接手一批生产麦道机头的任务。对方提出,合作的前提是要在企业中推广计算机集成制造,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在与国际接轨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的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找到国家CIMS中心,要求合作。刚刚起步不久的国家CIMS工程勇敢地接受了这一严峻的考验。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加班加点,也记不清多少次忙碌奔波于企业与研究所之间,更记不清有多少人带病坚持工作。为了节约经费,拎着大包、拖着疲惫的身躯,在异地的大街上寻找便宜的旅店,更是大多数人的家常便饭。难怪这里的年轻人感慨:“现在才明白,具有超于常人的吃苦精神是做一个科技人员的先决条件。我们眼睁睁看着这里50岁上下的同志,头发由乌黑变成花白,甚至全白了,真心疼啊。”
1990年,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协同作战,CIMS比计划提前走入企业,并且正式在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沈阳鼓风机厂、上海二纺机厂、济南第一机床厂和北京第一机床厂五个企业铺开。
物换星移,三年多时间过去,是这个当初被大家戏称为“席梦思”的CIMS使沈阳鼓风机厂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实施CIMS之前,应变能力差使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屡屡陷入困境:由于报价速度慢,在国际工程招标中,往往是过了最后期限,工厂才把价格报出来,使花费上千美金买来的招标书变成了一堆废纸。实施CIMS的效果竟这样神奇:沈鼓的产品报价周期一下子缩短了66.7%,供货日期则从18个月缩短到10至12个月,达到国际同类产品供货日期的先进水平;产品质量水平显著提高,今年上半年质量成本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约24%;新产品设计周期缩短了44.4%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厂长刘玄和广大职工喜笑颜开地说:是CIMS给了我们锐利的武器。现在,我们敢于同国际强手争高低。
北京第一机床厂更是对CIMS带来的效益津津乐道。1993年底,机床行业销售形势看好,厂领导果断决定,增产中型铣床。命令下达到生产资料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坐在CIMS的计算机前,轻盈地敲击键盘,荧屏上飞速闪现各种数据,马上就报出了每一样原材料的库存数量,结果增产了389台铣床,增加收入4000万元。今年,铣床行业不太景气,厂里又利用CIMS产品设计的灵活性,马上转产,收到了很好的效益。企业领导深有感触地说:“要是在从前,找材料需要亲自下库房,设计图纸需要人工画,哪怕变动一个小数据,图纸也要推翻重来,要想取得这样的效益根本办不到。”
    促进CIMS产业化
有专家预言,CIMS将是21世纪占主导地位的新型生产方式。现在,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都已形成CIMS高技术产业。
促进CIMS高技术产业化,也是我国“863”计划CIMS课题的目标。吴澄教授说,发展高科技是为了实现产业化,到2000年,CIMS项目可以取得这样那样的成果,可以有众多的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但若不能形成我国的CIMS高技术产业,我们的成果就很难继承和发展。
作为国家“863”计划自动化领域的首席专家,蒋新松的心时刻牵系着CIMS这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工程。他多次前往各有关部委,商讨推广CIMS的规划,并多次上书中央领导,介绍CIMS研究的进展和推广情况。
国家领导同志对这一工程极为关注和支持。李岚清、邹家华两位副总理特别指示要大力推广。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也建议在大中型企业中大力提倡和推广CIMS技术,并且要从理论的高度,从当前国内外市场竞争态势,从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和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的高度认识这个问题。
CIMS工程推广计划紧锣密鼓地展开。主抓此项工作的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朱丽兰建议,CIMS主题专家组向全国各企业、各部委及地方发出倡议,宣传CIMS。CIMS主题专家组决定在今后三年内全力推行CIMS计划,建立CIMS试点省,让迫切需要CIMS的企业真正感受到CIMS的效益,促进CIMS高技术产业的形成。消息还未正式公布,先期获悉此情的人们便纷纷来到国家科委,要求在本地区、本行业、本企业推广。目前,作为试点的江苏、广东两个省已经制定了具体方案,数十家企业也正在紧张地筹备……
蒋新松,这位精神焕发的工程院院士,几天前在宽敞的国家科委大楼会议室里,欣喜地对记者说: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已经超过了最有才华的科学家的预言,超出了任何一个学术委员会的梦想。回首1986年,科技界很难有人相信,才刚刚小范围引进计算机的中国工厂会有CIMS的肥沃土壤;很难有人相信,当时还不知CIMS为何物的中国企业,会在短短的几年间如饥似渴地引入CIMS;很难有人相信,在自动化领域一直跟着人家后面走的中国科技界,现在会建成世界领先的CIMS实验工程……
如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事业正在我国进行。转轨中的国有企业迫切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和整体技术水平,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CIMS的推广,为搞活国有企业,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带来了新的机遇。
我们相信,CIMS一定会为中国企业插上一双强劲的翅膀,使东方古国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强国,翱翔在世界的东方。(附图片)
上图为北京第一机床厂应用CIMS技术建成的柔性加工生产线。
 蔡金和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