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向“贫”字开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1-21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星光

  向“贫”字开战
庄天源
深秋的夜晚,风寒雨凉;繁峙县钢铁厂里却是一派火热的景象。
鼓风机轰轰鸣响,腥红的烈火腾空而起,随着一声“出铁”口令,耀眼的铁流像一条通红的巨蟒逶迤而去,蓝晶晶的烈焰不停向前飞动。厂长江洋和他的职工们正紧张奋战在高耸入云的炼铁炉旁。
身材魁梧的江洋言谈中充满着工人的幽默,他一边操作,一边向我们述说着铁的性能:质坚硬、有光泽、极富延展性,是炼钢的主要材料……
这个由被人称为“野调无腔”的600名农民工人支撑起来的钢铁厂,经过8年苦战,创造出了惊人的实绩:产品质量达到国家商检标准,飘洋过海走进国际市场,6年总收入达1.25亿元,上缴利税1690万元,出口创汇8008万元。产品和厂名多次登上省和地区“优质产品”、“明星企业”光荣榜。
有人夸张说,如今繁峙县钢铁厂的大名响遏行云。然而返回8年前的始点,这里完全是一片荒芜的旷野。
当时,地处晋西北的贫困县——繁峙县的领导们在亲眼观看了一日千里的南方发展速度后,急欲寻找突破口启动本县经济,从根本上改变穷县面貌。于是,由这位农民出身,曾大胆地盘活生产队财产,率先办起一串富有活力的经济实体、一举使该村致富,而后被提升为副镇长的江洋上任筹建钢铁厂。江洋由此又踏上了全县脱贫的马镫。
注重科学,讲究实际,富有牺牲精神的江洋领着一群头上沾着高粱花子的农民在城外的百亩荒滩上扎寨,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农民要办现代化的企业,要有足够的勇气与智慧才能跨过无数难以逾越的鸿沟。经过整整400天日以继夜的鏖战,繁峙钢铁厂终于以其宏大气势在百亩荒原上高高耸起并开始投产。
远道而来的专家们在对钢铁厂产品进行最后“会诊”后,却得出无异于给了江洋和他的同伴们当头一棒的权威性结论:繁峙铁矿石、精矿粉品位低、成本高,先天不足,不宜生产。 
江洋没有服从“死刑”的判决,他以铁一般坚强的意志,以一名共产党员向“穷”字开战的雄心,承受着人们的指责,肩负着乡亲们的企盼,默默地登上了火车,先后考察了华北数家炼铁企业。他每到一处,站在人家的高炉前久久凝视,对照加以思考。到了夜晚,他趴在招待所的床铺上,翻阅有关资料,先后研究了《炉前操作规程》、《热风炉使用》、《炉前配料》等大量技术书籍。实践和书本的融合,致使他在济南市一家铁厂的高炉前突发奇问:能不能降低原矿配比以解决结瘤顽症?能不能改变钢铁企业小料批上料的一贯做法,以降低煤耗和吨铁成本呢?但这谁也没有试过,江洋毅然返厂了。
他决心让上千万元的投资款释放出应有的能量,攻关会战前“谈一点体会、提一个问题、讲一种办法”的诸葛亮会反复进行。江洋和他的同事们所进行的“三大技术革命”犹如横空响雷,使同行的专家学者们惊叹不已。
用高昂代价换来的经验,使江洋认识到掌握科学技术是企业兴旺的必由之路。之后的几年中他不惜重金想尽一切办法为企业注入知识之力,也使该厂的群众性改革不断涌现。如今,繁峙钢铁厂的效益像一艘开足马力的快艇,乘风破浪直奔理想的彼岸。
拂晓将至,山峦影影绰绰,秋风阵阵清凉。耀眼的铁流却带着蓝晶晶的烈焰欢快流动。一夜奋战的江洋毫无倦意,他说:“只要有恒心,不惧怕失败,顽铁也能生光,铁树也会开花。既然抓住了扶贫的金钥匙,就还要向‘穷’字继续开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