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虎门雄关谱新篇——太平海关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1-22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来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报告

  虎门雄关谱新篇
——太平海关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纪实
钟轩
(一)
虎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林则徐虎门销烟,有关天培与林则徐共创“金锁铜关”抵御英军入侵等一系列爱国壮举,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
位于珠江口虎门镇的太平海关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不失时机地对广大关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是把参观学习虎门英雄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新关员入关第一课。随着海关事业的不断发展,每年都有一些青年进入海关工作,他们入关的第一课便是组织参观销烟池、古炮台和鸦片战争纪念馆,瞻仰林则徐塑像,请专业人员系统讲述虎门历史上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帝国主义外来侵略的悲壮史实,使新关员了解中国的昨天和今天,接受实地教育与熏陶,强化他们的爱祖国、爱海关意识。二是关团支部每年利用青年节、清明节及世界禁毒日开展向林则徐献花圈等活动,陶冶青年关员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操。三是结合参观学习,及时以板报、墙报反映关员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亲身感受。
实践中他们体会到,爱国主义教育并不在于讲大道理,而在于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通过有形无形的教育活动感染和熏陶青年关员。歌咏大赛是太平海关的传统活动方式,每年至少举办一至二次,歌唱祖国,歌唱党,歌唱人民海关,既活跃了文化生活又营造了爱国主义教育氛围。
    (二)
海关作为国家行政执法机关,代表国家依法行使权力,海关关员的言行优劣直接影响国家的声誉和形象。因此,太平海关要求全体关员确立这样一个概念:“海关无小事,事事关国事”,把培养良好风尚,树立海关良好形象作为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使热爱祖国与热爱海关有机地统一起来,立足本职岗位为国争光。太平海关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强调以自身业务岗位作为学雷锋的舞台,并与学习海关内部英模人物特别是本关的全国劳动模范何志强相结合,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这里每个科、室都成立了学雷锋小组,同时每个岗位又都是学雷锋阵地。
一九九○年三月,香港曾淑贤女士经虎门回到东莞住处后,发现内装五万元港币存折和上万元现钞的钱包丢失了,她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太平海关来电话请帮助查找。旅检科对这一希望渺茫的请求倾注了全力,全体动员,一直查了一个下午,从岸上查到船上,后来终于在客轮上曾女士的座位下找到了钱包,当把钱包送给曾女士时,她激动地说:“过去,我是不信雷锋的,可今天见到了。”
    (三)
虎门与港、澳一水相连,这一带反走私的斗争十分艰巨。
太平海关海上缉私队用的是飞艇,主要靠近海设伏查私。艇上无遮无挡,长年累月风来雨去,平均每人一年夜间设伏一千多小时,几乎平均每天有三至四小时在海上夜战,可以说在战争史上哪国军队也无此纪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缉私队几乎人人都患上了关节炎和胃病。而他们得到的只有四元钱的夜餐补贴,只够买一碗米粉。他们靠的就是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支撑着。缉私队员们经常受到走私分子的威胁,虎门的走私犯传话给队长何志强,要他少管闲事,还愿出三十万元相送,否则就找人来收拾他。副队长吴锡坤在一次追踪中,走私犯硬是用车把他连人带摩托车拖出去十多米,昏迷在水田中,至今额角还留下一道疤痕。但是缉私队没有被吓倒,没有一人退却。
走私分子并不单纯防御,而时时在主动进攻,其手法就是靠钱收买。因此必须在关员们的头脑中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要战胜走私犯,必须首先战胜自己,这是太平海关十年来最重要的经验。
这个只有百十来号人的战斗集体,用他们火热的情怀,在虎门筑起了守卫祖国经济大门的新的“金锁铜关”,建起了拥抱世界、力助经济建设的服务站,爱国主义旗帜在这里高高飘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