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因遭他人蓄意传播不实之词之害“洁尔阴”被迫停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1-23
第2版(经济)
专栏:

  因遭他人蓄意传播不实之词之害
“洁尔阴”被迫停产
本报成都电记者罗茂城报道:正当各地企业为争创名牌奋发努力的时候,在市场上知名度很高的产品“洁尔阴”却因遭他人蓄意传播流言之害而被迫停产,损失十分惨重。
四川成都恩威集团公司研制、生产的洁尔阴洗液自从问市以来,多次获奖,深受广大消费者的称赞,并于今年9月通过了“中国国际标准质量认证委员会”按国际标准认可的国际标准认证。可是,今年9月以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全国各省、市的卫生药政部门、医药公司先后收到相同的所谓洁尔阴不合格的匿名“举报”、“投诉”。附在匿名信中的还有所谓有关部门关于洁尔阴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报告书和一张拼贴起来的所谓投诉洁尔阴的报纸。由于这些材料一时真假难辨,有的又被某些报纸转载,使省外不少医药卫生部门发出了停止在当地销售洁尔阴的通知。一些经销部门以此为由退货、拒付货款,使恩威公司应收货款被拖欠1.5亿元之巨,直接经济损失达4000万元以上。
制造投寄匿名“举报”材料者是谁呢?现经负责清查此案的四川双流县公检法组成的专案组初步查明:是目前正与恩威公司打官司的成都泉源堂制药有限公司聘用职工、驻浙江片区销售部负责人张勇等人。张勇原系被恩威公司开除的职工。警方还从张勇的办公室搜出400多张尚未投寄、伪造拼贴的报纸等。
据专案组透露,根据张勇的交代和掌握的证据表明,这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有背景的系列犯罪行为,涉及面较宽,人员较复杂。
成都恩威集团公司总经理薛永新向有关部门发出强烈呼吁:应制止蓄意诽谤他人商誉、破坏生产的违法行为,严惩违法犯罪人员,以保护企业应有的合法权益。据悉,此案已引起四川省和成都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正在深入调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