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发展中国自己的名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1-23
第2版(经济)
专栏:中国名牌大家谈

  发展中国自己的名牌
经济学家周叔莲
我们不是一般的讨论名牌战略,而是讨论中国名牌战略,就是研究如何发展中国的名牌。为什么要强调发展中国的名牌,因为这里有个国界问题,即“我们”和“他们”的问题,“我们”是中国,“他们”是外国。这个问题是存在的,而且非常重要。薄一波同志在《把争创名牌这件事办好》一文中说:“名牌,是民族工业的精华和骄傲,是国家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他把名牌提到民族工业和国家实力的高度来认识,是非常正确、非常深刻的。
美国一份华文杂志上曾有文章认为:在全球企业渐趋国际化的前提下,公司业务早已跨越本国的界限,而国家与公司之间的纽带亦迅速崩溃。文章强调公司与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不复存在,似乎国家已经消失了,国家之间已经没有利益上的冲突了。有篇文章还说:人们不要过分关注本国的竞争力。
我认为,即使世界已经进入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国界还是存在的,“我们”和“他们”还是有界限的。“我们”的企业和国家的纽带存在,“他们”的企业和国家的纽带也存在。所以,我们还有一个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的问题。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按照国际惯例行事,但是发展我国民族工商业的神圣任务是存在的,是不可忽视和不能否认的。
研究中国名牌问题,就要研究如何保护和发展我们的民族工商业。这同引进外资并不矛盾,引进外资也是要为我所用。当然要让“他们”赚钱,但是不能使“我们”成为“他们”的殖民地。
我不同意不要过分关注本国竞争力的说法。因为现在还存在国界,而且我们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现在国界是客观存在着的,“我们”和“他们”之间的界限是客观存在着的。这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表现在市场份额上,是“我们”占领市场,还是“他们”占领市场,结果并不一样。现在我们许多企业的困难就在于产品的销路成问题。再如,表现在收入分配上。收入是“我们”的,还是“他们”的,当然也大不一样。据说可口可乐公司现在在中国不拿走钱,而是办新厂,到1993年两年多已在中国办了12家合资企业。这样做,对“我们”也有好处,不过毕竟钱是“他们”的,而且“他们”扩大了中国的市场。又如,表现在资金积累上,中国现代化最缺少的是资金,市场被人家占领了,钱被人家赚了,中国的资金积累就相对少了。资金积累又会影响劳动力就业问题。在这里“我们”和“他们”的界限也是明显的。又如,表现在国家实力上,国家的经济实力强了,国家富了,人民富了,国家和企业才会有凝聚力。竞争力是国家和企业凝聚力的根据。
我国实施名牌战略有一个创造条件的问题。根据当前情况,特别要重视在以下这些方面创造条件:
⒈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名牌事业的制度基础。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有的企业也未必一定能出名牌,但不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则一定不会大批出现名牌。
⒉多数国有企业要成为名符其实的市场主体,同时要形成发达的竞争性的市场体系。这是实施名牌战略的首要条件,是基础的基础。
⒊市场发育状况也是发展名牌的基础条件。如果没有全国统一的市场,就很难有全国驰名的名牌。即使有全国性的名牌,也只能是个别的,所需时间也会过长。
⒋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以及广告业,这也是创造名牌的基础性条件。
⒌名牌产品还要求企业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同时要找到适合本企业情况的名牌发展模式,这样名牌才能经久不衰。
⒍名牌还要有一套法律制度和政策来保护、扶植和促进。没有健全的法律,纠纷不断,而且难以解决,不可能顺利发展名牌。一定时期内保护和扶植政策也是必要的。
⒎制订科学的名牌战略也是发展名牌的重要条件。除了要有全国的名牌战略,在具备条件时,企业、地区、部门都要制定正确而又切实可行的发展名牌的战略规划,这样才能争取主动,避免被动。不过,政府的战略规划一般只能是指导性的,不能是指令性的。企业制定名牌战略主要要考虑市场需要、消费者心理、技术开发、产品营销和名牌发展模式等问题。
⒏名牌产品的形成、发展都是同企业家的作用分不开的。这是被国内外大量事实充分证明了的。为了实施中国名牌战略,需要产生和培养更多的企业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