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组建综合商社 扩大技术贸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1-23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组建综合商社 扩大技术贸易
佟常印
综合商社是以贸易为主体,集贸易、金融、信息、产业、综合服务于一身的贸易型跨国公司,在经营形态上融合了商业资本、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在经营特点上讲求部门专业化和经营品种、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的综合化相结合;在经营战略上,采取以规模经济优势和低价优质的综合性服务取胜的策略。综合商社最本质的特征是其功能的多样化和功能的再生机制。通过功能辐射,吸引外部企业,最终形成以商社为中介,联结生产、金融、流通各行业、各领域为一体的有机整体。
特别要指出的是,综合商社的多功能在技术贸易中表现的作用尤为突出,在技术和成套设备出口方面它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日本、韩国综合商社出口产品主要以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7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高速成长被认为是积极从海外引进了大量的技术设备,在日本主导型技术开发上,约有30—40%的技术是由综合商社组织的,大部分成套设备出口是在综合商社参与下完成的。因为技术出口往往涉及面广、周期长、程序复杂,对经营单位的组织协调能力、风险承受能力、贸工技一体化程度以及人、财实力和业务关系网络、市场销售渠道等各方面条件要求较高,一般中小型企业难以担负如此复杂的系统工程。若将我国大型专业外贸公司组建成综合商社,则将对国家经济贸易发展和国有大型外贸企业自身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从技术贸易角度看,主要意义有如下几点:
第一,有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形成集团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外贸企业正处在发展的转折关头,世界经济所表现的国际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使国际贸易已具有区域垄断和跨国公司集团垄断的性质。当代国际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垄断条件下的集团竞争。为了培植一批在世界舞台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集团,走综合商社之路是一条良好的途径。否则,分散的“游击式”经营将难以与世界大型跨国公司相抗衡。
第二,便于维护本专业领域的经营秩序,加强宏观调控,综合管理。在经济大发展时期,引进和进口技术设备的品种与数量较多,但由于我们引进的整体组织协调机制尚不十分健全,往往引进的是发达国家的淘汰技术、“二手技术”,同时各企业对引进项目也往往缺乏全局、长远考虑。通过将技术贸易类专业外贸公司组建成综合商社,便于国家在主要技术、设备的引进方向与使用上进行宏观控制,也便于组织各方面力量对大量引进技术的改造与更新进行集中攻关。
第三,有利于调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目前技术出口只占我国商品总额的2%左右,而技术和成套设备出口对改变我国外贸出口商品结构,增加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将符合条件的大型专业外贸公司培植成贸工、贸技、贸银、贸研相结合的综合商社式跨国企业集团。这将有利于以引进和进口先进技术与设备来统一引导我国工业技术朝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有利于集中人、财、物,重点开发国家高科技攻关项目,集中资金用于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第四,有利于真正解决贸工技脱节现象,实现“贸技结合、科技兴贸”。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条块分割领导体制,造成行业之间互相隔离、行业内高度垄断的经营格局,长期困扰外贸企业发展的贸工技脱节难以真正解决。以综合商社为组织中介,形成贸易、产业、金融、科研、设计“一条龙”式集团化经营,是实现外贸企业贸工技结合战略的有效途径。
第五,有利于加快外贸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综合商社的多种功能实质上是贸易型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的基本功能与必备条件。综合商社作为经营发展的一种高级企业形态,其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经营方式,以股权联结生产、金融、流通的企业性质,以及其全球性整体经营发展战略、高水平的内部经营管理运作机制和科学合理的组织形式等,无疑将为我国寻找新出路的大型外贸企业在内部的转机建制上提供了具体的模式与方向,使之通过对照分析自身的差距,能比较容易地找到自身发展的突破口。
(作者为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