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增强企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1-23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增强企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刘培金
企业如何实现有后劲地健康发展,需要有企业内外两种良好环境。社会环境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国有企业良性发展创造条件,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是,国有企业既不能等待,也不能单纯地依赖这种条件。因为,在一定环境下,具体企业的发展,也往往取决于自身内在力量。国有企业法人代表要重视创造企业内部自我发展的条件,不断增强内在发展动力,以企业的不断发展加速机制转换,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国有企业发展的内部动力由四种力量组成,并通过相互作用影响真正动力的强弱。
凝聚力是发展动力的基础。人才对企业有感情,衷心愿意留在企业并自觉忘我地为企业发展去奋斗,国有企业发展的总动力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和谐力是发展动力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人才济济,志同道合,上下能配合默契,万众一心,运作协调,则会使发展动力超能发挥作用。
冲击力是发展动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事物发展往往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形上升,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主动组织新的运营,是企业不断向高层次发展的直接原因。
创新力是发展动力不断发挥作用的关键,是企业发展总动力不断增强之源。时事在变革,形势在发展,创造性地组织企业运营,直接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健康性。
四种力量互相发挥积极作用,形成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而核心是人才的素质和表现。以发挥人才潜能为中心,有针对性地组织四种力量健康地增长,则会使企业发展的总动力不间断地作为一种强制力量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企业发展动力的强弱变化,也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受八大因素制约:
物质分配。物质分配,既关系人生之生活,又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意识。物质分配必须重视合理性,注意实现人才心理平衡,而不是人人都满意。物质分配要作到客观公正,合理兼顾;公开透明,不徇私情。
思想观念。物质是基础,但不是人才的唯一追求或无限追求。一直向上的精神是人才言行的灵魂,引导职工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企业发展观等,对企业发展动力的强弱变化有决定性影响。
领导体制。企业内部环境是人才活动的舞台,人才作用的发挥受领导体制影响极大。
责任原则。各项运动都有规则,“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按规矩办事和裁判,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既是约束,更是言行指南。
经营理念。企业整体的经营指导思想和观念,关系全体职工的志向和行为方向。只有明确一致的企业经营理念和进行经营活动的共同信念,才有可能减少管理层的事务和口舌,“不用扬鞭自奋蹄”。
经济实力。任何一个企业的经营运作,不论如何复杂,都集中反映为人、财、物的流动。人才的能量和作为是组织资金和物资通过有效流动而增量。资产是企业运营的基础条件,增值是企业运营的根本目的。
企业信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誉乃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关系职工的心气和荣誉感,影响凝聚力和工作信心。组织全体职工在提高企业信誉的过程中,把自己同企业的发展与荣辱融为一体,就会增强人才对企业的感情,凝聚人心。
外部关系。一个没有良好外部关系的企业,很难稳定职工人心,也不会有发展之道和财源之路。
以上八大因素,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忽视。如何处理得科学,充分调动各种因素的积极作用和活跃性能,重视发挥其综合作用,对增强企业发展根本动力,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作者为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总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