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钱其琛接受中国记者联合采访高度评价江主席东南亚之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1-23
第7版(国际)
专栏:

  钱其琛接受中国记者联合采访
高度评价江主席东南亚之行
新华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二日电(记者魏国强、段吉勇)陪同国家主席江泽民出访的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今天下午在从河内飞往北京的专机上接受中国记者的联合采访,就江泽民主席此次东南亚之行的成果及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评价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此次雅加达会议最后通过了实现亚太经合组织区域内贸易自由化的时间表。您对实现该时间表的前景作何估计?中国是否准备履行二○二○年的时间表?
答:“茂物宣言”中关于亚太经合组织区域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时间表,是一个意向性的长远目标,它展示了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前景。实现这一目标应充分尊重本地区多样性的特点,坚持开放和不歧视的原则,让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成员有不同的实施时间,在不同领域采取不同的进度和做法。开放市场是相互的,不能只是要求发展中成员开放市场。发达成员首先应对来自发展中成员的商品、劳务等取消限制,开放其市场。这是实施贸易自由化的必要条件。
中国进行改革开放进程本身就是促进区域贸易和投资自由流动的实际步骤。我相信,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使我们更有能力达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目标。
问:江主席去年和今年都出席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议期间都会见了美国总统克林顿。舆论认为,从西雅图到雅加达,两次首脑会晤已使中美关系走上正常轨道,但两国关系中仍存在一些“潜在的定时炸弹”。您对这次首脑会晤后中美关系发展前景如何展望?
答:去年十一月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在西雅图首次会晤促使中美关系走上改善和发展的轨道。一年来,中美之间高层互访频繁,四个部长级联委会工作取得进展,由于解决了最惠国待遇问题,经贸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两国关系发展的势头是好的。这次在雅加达江主席和克林顿总统会晤时的气氛具有建设性,将进一步加快两国关系的发展进程。
中美之间有一些分歧,但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搞好中美关系,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亚太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中美两国完全可以从这个大局出发,扩大合作,减少麻烦,发展共同利益,通过对话弥合分歧。我对中美关系的前景是乐观的。
问:江主席此次出访东南亚四国突出了与四国的经贸合作关系,未直接涉及在南中国海岛屿归属问题上的分歧。您认为从长远看,这次访问对消弭分歧、发展睦邻、巩固周边有何帮助?
答:江主席此次出访东南亚四国主旨是发展睦邻友好,促进互利合作。访问过程中,江主席分别同四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地区及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取得了广泛的共识。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各国都重视保持亚太地区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各国都希望加强对话和磋商,积极推动各种层次和形式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加强各国间的经济合作,对于双边关系中存在的一些复杂问题都主张以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大局为重,在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与谈判,找到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一时解决不了的分歧可以暂时搁置,求同存异,不因此影响正常的国家关系发展。
问:江泽民主席和李鹏总理在分别访问欧洲时,舆论界曾有评论说,一九九四年是中国外交的欧洲年。这次江泽民主席和李鹏总理又分别访问东亚和东南亚国家。舆论认为,这是中国全方位外交攻势在东南亚地区的体现。从领导人的出访,您怎样看待一九九四年的中国高层外交?
答:今年,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的出访向世界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中国真诚地希望世界和平与稳定,愿积极参加开放性的经济合作,愿与各国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关系,和睦相处,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现在正值世纪之交,如何构筑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各国这一代领导人肩负的历史使命。高层领导人的互访,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有助于加深理解,弥合分歧,增加信任。明年国际上还有几次盛会,三月将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的首脑会议;九月将在北京召开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十月将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纪念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的首脑会议。我相信,明年将是中国外交更加活跃、取得新突破的一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