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寒亭区下力减少“三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1-24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寒亭区下力减少“三多”
本报讯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在农村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从减少“三多”入手,努力克服形式主义。
寒亭区地处潍坊市郊,有12个乡镇。以前这里达标升级活动多、大检查多、派工作组多。群众说这“三多”作用不大,麻烦和负担不小。一位乡镇党委书记说,以前整天应付检查搞接待,只有20%的精力办实事。“三多”也加重了农民负担。高里镇有个村子,一年应付达标升级和大检查需开支6万多元。1992年底,中共寒亭区委、区政府决定纠正“三多”现象。从1993年起,全区不再搞繁琐的达标升级活动,不再搞无效的大检查,不再向基层滥派工作组。他们还在区、乡镇两级撤掉一些为应付“三多”而设置的临时机构,减少享受固定补贴的村干部1123人。去年,寒亭区的农业总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周围几个县市区,区有关部门向区领导建议调高增长幅度。区领导把这一想法作为形式主义在统计领域的突出表现来抓,一方面批评了有关部门,一方面对广大干部进行为人民服务的再教育。(徐卫平宋熙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