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平潭切实整顿后进党支部后进支部转化率达84.6%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1-24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平潭切实整顿后进党支部
后进支部转化率达84.6%
新华社福州11月23日电(记者孙本尧)福州市平潭县认真做好后进村党支部转化工作,促进了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
据了解,1990年平潭县有26个后进村党支部,占村党支部总数的14.1%。这个县通过调查研究和认真分析,发现后进村党支部的表现形式尽管不同,但共性问题是核心领导作用差,特别是缺乏一个发展经济的带头人。
近3年,平潭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的中心,把整顿转化后进村党支部作为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系统工程来抓。他们抓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注意选准配好一个思想作风端正、敢闯敢干、能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党支部书记。3年来,全县根据新形势下的德才兼备条件,共选拔党支部书记80名;调整后进村党支部书记21名,调整面达80.7%;调整支委214名,平均年龄43岁,比调整前下降4岁,其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41.2%,比调整前提高8.2%。
各乡镇农村党支部在加强自身建设中,认真履行团结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小康目标迈进,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职责,突出了党组织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流水乡松厝村党支部原来有些软散,村上比较贫困,199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才385元,群众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在整顿转化后进党支部工作中,这个县注意帮助教育支部“一班人”和全体党员、干部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开辟脱贫致富的路子。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挖掘潜力,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他们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多方筹集资金,先后办起机砖厂和石子粉碎加工场,并安排富余劳力76人。他们还筑公路、打机井、修复水灌站,加强村级基本建设。后来全村农业、工业、副业、贸易一起发展,1993年全村社会总产值达到520万元,比1990年净增470万元,人均纯收入1000元,是1990年的2.6倍。
经过3年努力,平潭县先后有22个后进党支部得到转化,其中8个上升为一类党支部,14个上升为二类党支部,转化率达84.6%;有80个贫困村、14450个贫困户脱贫致富,转化率分别占94.1%和90.7%。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