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阅读
  • 0回复

“机”多文化少之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1-23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新语丝

  “机”多文化少之忧
王超然、
目前,在不少农村,农民家里有了电视机、收音机等声像设备,随之而来的是放映电影减少,有线广播尘封,看戏如久旱盼云霓,农民剧团已经解散,识字班读报组再难聚头。看腻了电视听烦了广播的农民,兴趣转移到麻将桌上,年轻人东逛西游百无聊赖。看不上电视的农民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些农村干部慨叹:“机”多文化少,“两手”硬不了。
实践昭示,文化这件事也要“微观搞活”和“宏观调控”。文化工具、手段要看怎样掌握和运用,益则怡情养性,害则玩物丧志,决不可以放任自流。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精神文明重在建设,重在加强管理。建设包括管理,管理促进建设。”社会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领导来说,要高度重视,用同样“硬”的一手来抓,加强文化事业的组织和思想建设,加大投入,改变“文化”相对于“经济”的滞后状态;对群众来说,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以繁荣行业文化、社区文化(如工人之家、农民俱乐部、海员文化宫、教师艺术团等)为契机,恢复健康的群众文化。
事实说明,只要领导重视,方向明确,又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有限的资金也能兴办事业,文化的繁荣是大有希望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